國中小學童生活習慣調查 9成有腸胃道問題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4日電)台灣營養基金會今天公布最新「國中小學童生活習慣及腸胃問題現況調查」,9成國中小學童有腸胃道問題,發育也受影響。醫師提醒,保持腸道健康外,應多攝取來自天然的營養素。

台灣營養基金會在今年8月間,透過網路問卷調查小孩年齡層落在國中小區間的家長,共抽樣1157名,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3個百分點內,今天透過新聞稿公布結果。

調查發現,高達9成學童近3個月內曾遇到消化不良狀況,且其中3成以上每週出現1次或以上。調查更發現,曾發生消化不良情況者,以同為國中一年級學生來說,平均身高較同齡矮約9公分。

開業小兒科醫師王韋力告訴中央社記者,臨床觀察發現,現在學童或是學齡前小朋友,常見消化不良、便秘及脹氣等問題,且比率越來越高,與小朋友生活習慣改變有關。

王韋力說,首先是因為社會科技演進,除課業壓力較大,放學後戶外活動變少,加上使用3C產品頻率高,小朋友坐著的時間比以前增加,坐得久、運動少本來就會影響腸胃道活動力。

另外,發現多數小朋友睡不到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建議的9到12小時,甚至不足9小時。王韋力表示,睡眠不足同樣會造成腸道不健康,連帶消化不好,身體跟著出狀況。

王韋力表示,腸胃健康是長期累積的結果,除少數因疾病引起的發育不良應就醫,平常維持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包括睡眠足、多運動等,也建議多攝取來自天然的營養素,尤其蛋白質、鈣質與骨骼生長息息相關。(編輯:管中維)1120914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