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疫情趨緩須注意重症風險 籲醫界盡早用藥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3日電)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今天表示,國內猴痘累計已有330例本土病例;近期每週新增病例數都少於10例,疫情較平穩,但仍有重症死亡風險,故發通函提醒醫界注意盡早用藥。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累計至目前國內共有347人確診猴痘(Mpox),包含本土330例、境外17例。國內採購猴痘抗病毒藥物(Tecovirimat)共計504人份(1008瓶),於去年7月到貨、效期至2028年5月,截至目前已有48人共使用97瓶,尚有庫存911瓶。

猴痘疫苗接種狀況,曾淑慧說,目前共計接種10萬4956人次,其中有接種1劑者共6萬7659人、已完成2劑接種者共3萬7297人,第1劑與第2劑接種間隔至少28天;疫苗庫存尚有1萬1679瓶,效期至2025年11月30日。

疾管署近期發布致醫界通函表示,國內猴痘疫情呈散發性流行,仍具有傳播風險,雖然多數患者症狀輕微有其自限性,但免疫狀況不佳的患者仍可造成重症甚至死亡,提醒對相關疑似症狀提高警覺,盡快通報、採檢送驗。

疾管署呼籲醫界,於診治猴痘(Mpox)個案時,除猴痘重症患者,包括出血性疾病、融合型皮膚病灶、敗血症、腦炎等,若個案有眼部或眼眶部位病灶,或經臨床醫師評估個案發生病灶部位,可能導致嚴重後遺症等情形,均符合抗病毒藥物申請適應症,可協助個案申請使用,以避免個案發生重症或死亡等併發症。

根據疾管署資料,猴痘感染後症狀包括發燒、畏寒或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極度倦怠,及耳週、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淋巴腺腫大。發燒1至3天後出現皮膚病灶,通常自臉部蔓延致身體其他部位,四肢比軀幹更常見。皮膚病灶出現後會依斑疹、丘疹、水泡、膿疱階段變化,最終結痂脫落,嚴重病患疹子數目可達數千。(編輯:李亨山)1121023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