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化推展聯盟年會 文化如何回應減碳成焦點

亞洲文化推展聯盟年會  文化如何回應減碳成焦點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高雄24日電)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各國陸續宣示於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表演藝術等文化產業該如何回應,成了今天亞洲文化推展聯盟高雄年會最熱門話題。

亞洲文化推展聯盟(Federation For Asian Cultural Promotion,FACP)高雄年會今天展開第2天「藝術與永續:城市的策略與行動」議程,今年8月剛在高雄成立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協理吳逸萱受邀到年會演講,分享碳排放概念之外,也分析文化場館低碳營運的建議方向。

吳逸萱表示,表演藝術產業約6成碳排放來自觀眾與演出製作物,前者包括觀眾前往表演場館欣賞演出以及離開時使用那些交通工具,就可以進行碳排放計算;另外節目製作過程包括服裝、布景及道具等等,也會產生碳,這些都是現在可以改善的途徑。

吳逸萱表示,表演場館可以從使用低碳建材,同時降低能源消耗,提升能源效率;低碳製作電子票券及節目單,尋求在地製作,運用環保油墨與再生材質等,都是可行作法。

吳逸萱會前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現在的天災、野火與極端氣候,都是因為100年前工業革命排放的碳所帶來的影響,「現在的我們應該是有史以來碳排放量最大的時刻,倡議碳權,目的也是為了減碳,這些觀念我們也會透過持續教育,成為一個直入人心的觀念。」

琵雅株式會社董事及琵雅綜合研究所所長笹井裕子則發言表示,像日本傳統樂器三味線用四角狀的扁平木質板面蒙皮製成,一般都用絲做弦,演奏者需要用象牙、玳瑁撥動,這些傳統樂器可以非常環保,「疫情遭遇的挑戰是表演藝術產業轉型的契機,我們應該針對永續跟社會挑戰做出貢獻。」

聯合國國際資源專家委員周純峰表示,無論是個人、企業或政府,都要知道自己的處境,有效率朝向設定目標前進,「劇院會產生作品,但劇院可以大方主張使用原材料,多元回收再利用等等,讓劇院也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即使無法完全脫碳,但只要大家一個小動作,一樣對減碳有所貢獻。」(編輯:陳政偉)1121124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