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7日電)國立歷史博物館歷經逾5年整修,將在21日起開放公眾參觀。開館特展、常設展聚焦史博館定位與歷史,其中可見承載文化外交使命的「中華文物箱」,以「南張北溥」等藝術家仿品吸引國際注意。
史博館今天揭牌,開館特展包含「筆墨豐碑—史博館藏之書畫重寶」、「雕築史跡—探索史博建築之美」建築特展、「五月與東方—台灣現代藝術運動的萌發」特展及常設展「在這裡,與大家相遇」。
常設展「在這裡,與大家相遇」共展出典藏文物110件,包含戰後日本歸還文物「蟠龍方壺」、「獸型器座」、「金柄銅短劍」,還有藝術家馬白水的巨幅之作「太魯閣之美」及3只「中華文物箱」。
史博館館長王長華今天表示,1970年代,台灣退出聯合國,碰上許多政治壓迫,中國已爆發文化大革命,國民政府為彰顯文化保存實力,交付史博館完成「中華文物箱」,帶著箱子走遍5大洲,甚至帶著藝術家出國,承載台灣文化外交重要一頁,此次展出文物箱也期望讓年輕民眾看見博物館如何回應社會。
「中華文物箱」以張大千、溥心畬、黃君璧、楊英風等書畫家、雕塑家、工藝家的精美仿品為主,在1969年至1986年間共製作5批次,輸出約計750箱次,遍及5大洲、30多國、40餘處,目的在強化「中華文化在台灣」的國家意象,也彰顯1970至80年代間史博館積極投入文化治理的時代角色。
開館特展亮點展品,還包含史博館修復後首次面世的林玉山作品「黃牛」、書法家于右任晚年最重要作品「建館記」、藝術家張大千的發墨大作「夏山雲瀑」與「深山古柏」。
此外,「五月與東方—台灣現代藝術運動的萌發」特展則是1981年台灣省立博物館舉辦五月東方二畫會聯展後,公辦特展參展的畫家規模最大、展件數量最多的一次大型特展,是近年最完整呈現戰後台灣現代美術運動歷史發展的研究展覽。(編輯:李亨山)1130207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