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16日電)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去年委託學界調查坪林台灣油杉自然保留區的台灣油杉生長情形,結果顯示,樹齡跨足26年至640年,老樹與幼木並存,顯示物種繁衍順利。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台灣油杉是歷經冰河時期的「孑遺植物」,僅分布在台灣北端(坪林)及南端(台東枋寮山、大武山)。
根據農業知識入口網指出,所謂「孓遺植物」指的是冰河時期或更古老時期遺留的活化石植物,起源久遠,保留了其遠古祖先的原始形狀,近緣類群多已滅絕。台灣油杉就屬於這類稀有的孓遺植物。
台灣油杉樹幹通直、質地緻密,是良好的木材,主要用於建築、橋樑與鐵道枕木。日治時期就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予以保護。民國75、76年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將坪林地區的原生台灣油杉範圍公告為自然保留區及指定它為珍貴稀有植物之一,保留區內約有270株台灣油杉分布。
宜蘭分署指出,近年經國內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積極研究,已突破台灣油杉栽培技術瓶頸,可提高發芽率、大量育苗供園藝栽植,台灣油杉在民國108年解除指定為珍貴稀有植物。
宜蘭分署表示,民國96年、102年就曾委託相關單位調查坪林台灣油杉自然保留區的台灣油杉生長情形;去年6月至12月再委託國立宜蘭大學調查生態,透過樹芯取樣推測樹齡,發現樹齡範圍跨足26年至640年,呈現老樹與幼木並存的穩定更新狀態。(編輯:林恕暉)1130216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