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26日電)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作家白先勇長年推動崑曲復興,策畫青春版「牡丹亭」計畫,20年來演出超過400場,近期出版「牡丹花開二十年」,記錄這段心路歷程。
白先勇在書序中寫道,沒有青年觀眾,表演藝術不會有前途,選中「牡丹亭」是因為這齣戲歌頌青春、愛情與生命,容易被青年觀眾接受,把這齣戲定名為青春版「牡丹亭」,其實也就象徵著崑曲生命「青春永存」。
白先勇表示,他與崑曲結了一輩子的緣,自從抗戰勝利後,在上海隨著家人到美琪大戲院看到梅蘭芳、俞振飛演出「牡丹亭」當中的「遊園驚夢」,「第一次接觸崑曲就好像冥冥中有一條情索把我跟崑曲綁在一起,分不開來了」,當時他才9歲。
1987年兩岸開放交流,白先勇受邀到復旦大學做訪問教授,隔了39年重回上海,白先勇最難忘的是看到上海崑劇院推出全本「長生殿」,崑曲經過「文革」10年冰封,「我以為崑曲的血脈從此被斬斷了,沒料到在上海還能看到一齣如此璀璨輝煌的崑曲。」
白先勇表示,2000年他在美國心臟病發,命懸一絲,幸虧緊急開刀得以存活,術後他寫信給正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訪問的張淑香,信中寫道「上天留我下來,或許還有事情要我完成,比如說崑曲復興大業未竟,尚待努力。」
白先勇提到,其實那時候他對如何復興崑曲還完全沒譜,可是在生死交關的時刻,他一心懸念的竟還是崑曲。自此開啟青春版「牡丹亭」長達20年的復興之路。
根據聯合文學出版社發布新書資訊,2004年白先勇集合兩岸三地文化菁英團隊,歷時一年多規劃、製作排演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國家戲劇院世界首演,吸引無數年輕人觀劇,風靡一時。白先勇從策畫、選角、舞美藝術乃至籌募經費,無不親力親為。
「牡丹花開二十年」是青春版「牡丹亭」20年全紀錄,白先勇撰寫近4萬字長文,娓娓道來製作青春版「牡丹亭」的來龍去脈,書末附多篇重要學術論文及文獻,並有逾200幀全彩劇照及幕後工作照,多為首次曝光,是研究了解青春版「牡丹亭」及崑曲藝術的重要版本。(編輯:張雅淨)1130326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