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台北8日電)78歲的醫師詩人曾貴海今天舉辦詩集「黎明列車」英語版和西班牙語版新書發表會。曾貴海表示,詩人是他最想選擇的身分,藉由詩傳達台灣文學心聲、探索台灣人集體意識。
1946年出生屏東的曾貴海具醫師專業,政治、社會運動經歷豐富,更是詩人,自1985年出版第一本詩集「鯨魚的祭典」開始,筆耕不輟逾一甲子,書寫對土地、社會的關懷,屢獲各文學獎無數。2022年他更以首名亞洲人之姿,榮獲厄瓜多惠夜基國際詩歌節(Ileana Espinel Cedeño)國際詩人獎。
「黎明列車:曾貴海詩集」精選曾貴海的132首詩,翻譯成英語、西班牙語,藉此向世界傳達台灣文學的力量。今天客委會主委楊長鎮、中央社董事長李永得、清大台文所榮譽教授陳萬益、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阮美慧等,及曾貴海的親友、書迷都到場支持,相當溫馨。
楊長鎮致詞表示,客委會自2018年開始積極推動客家文學外譯,包含英、西、日文等,目前已累積18本作品,不忘向翻譯團隊致謝,因為他們讓台灣文學有機會跟全世界接觸。
楊長鎮認為,曾貴海從事寫作之際,更積極參與文化、社區、客家、環境運動,這些經歷讓曾貴海的生命有更堅強內涵,再轉換成詩與哲學,帶給大家更深厚的心靈。
陳萬益則舉曾貴海探索身分認同的詩作「平埔福佬客家台灣人」為例。他說,台灣經歷過無數殖民者,把島上的多族群語言打壓成污名,實質上,這是台灣人的資產,他認為曾貴海的作品大聲說出自己的語言、聲音與認同,像台從漫長黑夜走出,開往黎明的列車。
曾貴海坦言,儘管社會看詩、出版詩的人不多,但詩仍舊沒有消失,若只能選擇一種身分,他還是會選當「詩人」。
曾貴海說,台灣是多族群語言的島國,形成其文學多樣性,而台灣文學的根,必然從島國的土地發芽生長,「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有語言就有詩,語言創生詩,詩也復活了語言。我試圖傳達台灣文學的心聲,探索台灣人的集體意識和價值觀」。
有觀眾現場提問曾貴海,從事社會運動是否會觸發創作?曾貴海以德語詩人里爾克的觀念回應,一個真正的詩人要有很多人生經驗,關於民主、國家、地方、語言,也要多旅行、感受自然,「沒有東西不能寫詩,寫不出詩,是因為你沒有了解事物的核心」。
曾貴海認為做社會運動和寫詩並不背離,更感謝娶了一名不會管他、把家庭照顧很好的賢內助,讓他打趣說:「我沒有存摺,也沒有印章,只好去做社會運動」。曾貴海也鼓勵詩人要更勇敢的站出來,反抗壓迫、不讓我們決定自己命運的人。(編輯:李亨山)1130508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