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批環評法漏洞助開發 環境部:正收集修法意見

環團批環評法漏洞助開發 環境部:正收集修法意見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6日電)環團及太平部落族人今天重申,世豐電力在花蓮的水力發電計畫,因環評法漏洞而未再提環現差報告,無法反映真實的環境影響。環境部表示,正在收集環評法相關意見,納修法參考。

世豐電力在花蓮縣進行「豐坪溪及其支流水力發電開發計畫」,居民認為10年沒動工且環境部收到公民告知函未命公司再提環現差報告,有怠於執行職務而興訟。法院於4月30日判居民敗訴,可上訴。

法院指出,經調查並綜合歷次環評報告、環差及環現差報告的環境調查分析,與後來環境現況的差異條件,此件尚未達已對環境有顯著重大變化,難認環境部就世豐電力應否提出環現差報告無個案裁量空間,也無執行裁量萎縮至零的情形。

地球公民基金會今天舉辦「法規漏洞財團鑽,環評失靈沒把關」記者會。

地球公民指出,「世豐電力水力開發計畫」自1999年取得環評許可後,因各種因素而長年停工。世豐公司自2009年提出環境現況差異分析(環現差)及對策檢討報告,經環境部備查後,遲未實施開發行為逾10年,直到2020年、2021年開始施作土建工程;地球公民認為世豐電力應再行提出環現差。

與會的法律扶助基金會原住民族中心律師羅惠馨說明,近年氣候變遷旱澇加劇,前次環現差通過於2009年,但後來才出現的環境改變,怎麼寫入已經通過的報告。

羅惠馨指出,世豐「休眠模式」的施工是法律漏洞,施工後又停工的情況,卻沒辦法令世豐再做1次環現差;她認為環境變化應該重新評估,不然就無法避免災害,今天是環評法設計不良,導致族人沒辦法要求做最新的環境影響評估。

花蓮縣卓溪鄉太平部落族人施建民表示,環評法的漏洞讓部落長期權益受到侵害;「部落族人被世豐矇在鼓裡」,很多監測結果沒辦法反映在地居民真正關心的環境議題,地質安全、水文等都看不到。

關於環評法的疑慮,環境部環境保護司長蔡孟裕告訴中央社記者,除了地球公民外,也有其他團體提供資料,現在都在內部討論過,未來修環評法後,會再納入修法項目之一;目前仍在意見收集的階段,尚未確定何時會啟動修法。(編輯:管中維)1130516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