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長李遠首要任務 下修文化幣使用年齡至13歲

文化部長李遠首要任務 下修文化幣使用年齡至13歲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21日電)新內閣上任第2天,文化部長李遠(小野)首次接受媒體訪問,他表示,他不會是典型文化部長,「文化部不只是發錢單位,更要是一個文化鼓吹者。」上任首要希望下修文化幣使用年齡到13歲,讓文化扎根。

李遠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文化幣的立意良善,以自己是4個孫子的爺爺角色為例,他從小念童書念到孫兒10歲,但是一進到學校,就很容易被同儕之間交流影響,「我希望把發文化幣的年齡層降到13歲,讓年輕世代可以從小建立文化品味,增加感受力。」

李遠表示,他與總統賴清德認識很早,2006年他與徐仁修等人成立台灣千里步道協會,2010年要縣市合併,「賴總統是第一個非常支持的縣長,縣長任內推動之外,在行政院長任內核定7條步道,副總統期間更常帶外賓走步道。」這也打下雙方信任的基礎。

作家小野本名李遠,1951年出生於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曾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分子生物研究所就讀。1973年起以「蛹之生」等著作成為1970年代最暢銷作家之一,至今出書超過百本。

李遠曾任華視總經理、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校長;過去在中影任職時參與台灣新浪潮電影運動;2018年獲爭取連任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延攬擔任競辦總幹事,選後回任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在文化部長前,李遠擔任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為368紙風車兒童藝術工程上山下海,不遺餘力。

李遠表示,外界很容易把他標籤化,非黑即白,「其實柯文哲喊我一聲老師,但我離開柯文哲團隊之後,完全沒有再聯繫,那也是我人生被踐踏最厲害的時候。」

經過這些年,李遠說,他已經重新出發,「我已經不相信自己是英雄,但我做過很多文化領域,我有信心可以面對文化部的新工作。」

李遠在國民黨期間的中影工作,帶動了台灣電影新浪潮,他說:「我發現我只是把門打開一點點,就可以讓更多電影好手有機會拍片,但我做的從來不是歌功頌德的電影。」

現在文化部長的新工作落在一位72歲的作家身上,李遠表示,前兩年剛動過心臟手術,「現在情緒管理穩定,可以面對新挑戰。」

李遠表示,希望文化部不只是發錢的單位,更要是一個文化的鼓吹者,「只要一直推廣參與,就會影響人們對於文化的嚮往。我希望可以幫文化人解決問題,讓民間發光。」(編輯:張雅淨)1130529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