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變身生活教練 奇美醫院健身房腳踏車能發電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6日電)國健署推動健康醫院網絡,271家醫院加入,為病患推算慢性病機率,借助智慧科技輔助改善不良生活習慣,例如奇美醫院的醫療團隊變身生活教練,甚至院內健身房腳踏車還能發電。

台灣首位醫師總統賴清德有「健康台灣」願景,慢性病預防將是一大挑戰,據衛福部統計,國人死因6成與慢性病有關,健康台灣論壇提出「888計畫」,以8年將8成三高病患加入照護網、8成加入照護網者都接受生活習慣諮商,讓三高控制率達8成。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動健康醫院,反轉過去醫院只能看病、拿藥、檢查,打造全方位健康照護服務,今年新招募70家醫院,健康醫院網絡計達271家醫院,奇美醫院就是其一,預防醫學科暨健康檢查中心主任蔡孟修今天出席記者會分享危險因子改善經驗。

「醫院可以是民眾的生活教練」,蔡孟修說,門診曾遇過1名病患吳大哥58歲,非常喜歡游泳,一週游泳6天,重訓6天,固定有私人教練指導,但因為每天抽菸3至5支,時常聚餐,雖有服藥控制高血脂,體脂還是偏高。

醫療團隊透過國健署「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來「算命」,發現吳大哥心血管疾病終生風險,戒菸與否差了10倍,嚇得他立刻戒菸;智慧手環介入也發現久坐問題,團隊緊盯吳大哥運動強度,同時飲食衛教,短短2個月,他不僅成功戒菸,甚至減少體脂、增加肌肉量。

吳大哥的成功經驗,證實了蔡孟修提出的「醫院是民眾生活教練」的理念。奇美醫院不只希望來追求健康的民眾更健康,醫師更應該以身作則,院內推出了職員每週3天、每天3場有專業教練指導的體適能課程,甚至健身房的腳踏車設施還能發電,響應環保。

國健署長吳昭軍說,透過醫院轉型,希望在民眾生病之前,提升民眾健康識能,透過正確運動、健康飲食等生活習慣改變,拒絕,吸菸、二手菸、吃檳榔、飲酒等高風險行為,就早期阻斷疾病發生與進展。(編輯:陳清芳)1130626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