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5日電)規律運動身體好,不僅能身材管理,還能擁有好心情,但現代人加班成常態,工作太累、懶得運動,形成有礙健康惡性循環,醫師傳授簡單3方法,協助民眾從生活中建立規律運動習慣。
根據教育部體育署「民國112年運動現況調查結案報告書」顯示,工作太累、懶得運動、因工作沒有時間是台灣民眾不運動的3大主因;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分段累積運動量,效果與一次做完一樣,不過每次至少要連續10分鐘。
運動看似簡單,但要將運動「規律化」融入生活,成為一輩子的好習慣,這並非容易的事。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家醫科醫師陳采汎今天透過新聞稿分享有醫學研究佐證、可以協助提高改變既有生活習慣成功機會的3個方法,幫助民眾永保健康習慣。
第1個方法是「設立實際的計畫與期待」,陳采汎表示,當安排的運動計畫較有可行性,如彈性安排時間、運動地點可近性高,尤其「可觀察或量化目標」是關鍵,使用運動數據軟體或社交平台,記錄每次運動距離、速度、次數、重量等資料。透過記錄與回顧獲得正向回饋與動力。
生活化運動,國健署也提供可以參考的選項,包含從最簡易、不受時間、場地限制的健走開始,慢慢增加每次運動的時間,再加強每次運動的強度及次數,或提早出門提前一站下車,步行至目的地、可以走樓梯就不要坐電梯等,全都算是運動,更能消耗熱量,維持身體健康。
第2個方法為「觀照自己的感受」,陳采汎提醒民眾跳脫以往對於運動的成見,詢問內心真正想法,如喜歡戶外或室內活動、享受團體或個人運動、渴望嘗試新的運動種類等,藉此確認貼合當下自身行動意願與方向,更有助於分享經驗、目標、成就,保持專注及熱忱。
「建立內在動機」是第3個方法,陳采汎說,比起顯而易見的外在動機,如體重下降、體態改變等,擁有內在動機,包含想要健康長久與摯愛共同生活、健康地完成夢想等,可以從「我應該」、「我必須」規律運動,轉換為「我願意」、「我想要」,更能支持維持生活習慣的改變。
陳采汎表示,認知轉換與釐清,讓人們可以重新認識運動所帶來的想像與期待,強化「身而為我」的意義與價值感。當面對各種改變生活習慣的阻力時,擁有屬於自己的內在動力,就有機會在面對阻力時激發出創意,因此有跨越困難的機會。(編輯:李亨山)1130715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