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0日電)IDEC教育世界博覽會今天起在台北、宜蘭兩地舉行,這項國際活動是首次在華語圈舉辦,吸引來自15國超過600名教育家、家長、師生參與,一同交流創新和實驗教育。
IDEC 2024於20日到28日在台北、宜蘭兩地展開,本屆的執行長楊逸頎,從14歲就開始參與IDEC,並爭取在台灣舉辦,經平均25歲的青年團隊與台灣實驗教育學校歷經多年共同爭取,終於取得今年度的主辦權。
活動有來自烏克蘭、紐西蘭、尼泊爾、以色列、日、韓、英、印等15國超過600名教育改革者,以及學生、老師、家長來台,以共同生活1週的方式交流教育創新、實驗教育的經驗。
台灣另類暨實驗教育學會理事長王慧蘭表示,今年適逢台灣教改30週年,也是實驗教育三法立法10週年,台灣教育從解嚴後開始民主化,透過密切的公私協力,共同促成友善校園、人權教育等,其中實驗教育的出現,更是解放了課綱的限制,增加人們的教育選擇權。
王慧蘭表示,這屆活動由平均25歲的台灣青年爭取與籌辦,正是台灣教育民主化30年來最佳的證明。不同世代與族群彼此傾聽是IDEC活動討論的主軸之一,台灣教育民主化越做越好,但仍然需要傾聽少數聲音,透過世代與族群共融合作,思考未來教育的行動。
紐西蘭毛利族教師柯貝特(Tania Corbett)分享,紐西蘭致力於雙文化政策,在恢復毛利語言和文化上有顯著進展。然而,目前教育仍然遵循殖民教育體系,結構化的課堂、考試和有限的學生自主權。
柯貝特認為,回到毛利族傳統學習方式「在社區學習」十分重要,以學生需求出發,由有經驗的人教學,並進行跨年齡與技能整合,才能更深入地幫助毛利族人重拾身分、振興文化。目前台灣以兒童為中心的實驗教育蓬勃發展,有許多融入族語的原住民實驗教育學校,發展令人驚豔。(編輯:陳政偉)1130720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