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批以核減碳不切實際 罔顧核安核廢問題

環團批以核減碳不切實際  罔顧核安核廢問題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6日電)核電議題近期再受矚目,環保團體今天指出,產業界的「以核減碳」是不切實際的說法,罔顧核安及核廢處理問題,且評估核電延役時程,現有3座核電廠對2030減碳目標毫無幫助。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議預定於8月上旬召開,由於擔任副召集人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發表「核綠共存」說法,讓核電使用議題再受各界矚目。

核三廠1號機明天正式停機,環保團體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今天召開記者會,一一駁斥近日核電支持者的言論,並呼籲國會應放棄修惡核安管制法規,讓核三廠如期延役。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指出,核三廠從1984年開始運轉,1號機明天將依法停止運轉,2號機則是明年5月17日停機,這是依法明訂的期限,也是台灣從1985年反核運動的成果,產業界近日卻高喊「以核減碳」,完全迴避台灣核電廠是否耐震、能否排除核災可能性、大量的核廢料無法處理等問題,「這樣討論是沒有品質的」。

崔愫欣說,核電風險與成本高昂,核電延役也絕非如擁核者說延役就延役這麼簡單,在老舊核電廠核安疑慮未釐清、核廢料尚未有解決路徑前,討論核電延役都不切實際也緩不濟急,想要繼續使用核電廠的政治人物,應先提出負責任的核廢政策來說服大眾,先確保核安及核廢料的處置,再討論延役與否。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秘書長楊順美說,有人稱氣候變遷太危急因此可以忽視使用核電的問題,「這是很夢幻的想法」,核一廠已實質除役,很多發電設備、電塔都已搬移,設備也多年沒有維護,而核二廠兩部機組也無法繼續運轉,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公開表示,核三廠要延役須先停機更換設備,能否在2030年完工啟用都是問號,顯見現有3座核電廠對2030減碳目標可能毫無幫助。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則說,根據電力供需報告,台灣目前電力供給規劃至2030年前,夜間備轉容量率大致都有10%以上的水準,根本沒有所謂的「缺電」,在野黨日前在立法院使用缺電謠言來恐嚇社會大眾是踐踏科學、理性、務實的說法。

黃靖庭也說,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顧問李遠哲等主張核能延役可以淨零滅碳,是不切實際、緩不濟急的說法,核能延役的評估與機組更新至少需5到10年,這意味著2030年前1度核電都不可能發得出來,核三廠電力低貢獻又有高風險,因此除役剛剛好。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學術委員林仁斌指出,老舊核電廠當年都未經詳實地質調查和環境影響評估,如果要繼續運轉一定要經過詳實檢查了解老化情況,評估堪用性、安全性、環境影響以及改善所需成本。

林仁斌說,台灣與日本同處地震帶,類似的核災如果發生在地狹人稠的台灣,後果不堪設想,甚至導致台灣滅亡,縱使幸運地核電廠正常運轉,面對高階、低階核廢料無法妥善處置及選址的戰題,所產生的核廢料也將成為後代子孫長遠的負擔。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表示,發展核電違反世代正義也危害台灣的永續發展,再生能源發展與節約能源才是未來之道,政府已有具體可行的減碳方法與淨零轉型路徑,完全看不出台灣有什麼理由要「以核減碳」,也不理解為什麼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要討論核電,堅決反對使用核電減碳。(編輯:管中維)1130726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