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等待移植苦 家屬讓大愛延續還簽器捐卡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9日電)1名患者在苦等不到合適肺臟移植離世後,她的家屬因為知道等待的煎熬與折磨,選擇捐出所有可用器官,且都簽下器官捐贈卡,盼其他等待者有機會獲得重生曙光。

為推動器官捐贈移植、安寧緩和醫療及病人自主的3重目標,第17屆優秀器官勸募機構暨人員及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與安寧緩和推動績優醫療機構頒獎典禮今天下午登場,表揚3項領域中有傑出表現的醫療機構及個人,提升社會大眾理解和支持。

獲優秀器官勸募人員之一、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器官勸募協調師邱琴芳分享,她曾遇過1名等待肺移植的病人,因沒有移植機會而走到人生終點,家屬很清楚等待的痛苦,希望能讓其他相同經歷者有機會延續生命,最後成功捐贈肝臟、腎臟、血管及眼角膜,家屬認為媽媽化身天使繼續照耀大家,後來也都簽署器捐卡。

為確保每個捐贈出來的器官可以公平、公正方式,移植給比對合適的病人,目前統一由衛福部委託「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平台分配,不能任意指定。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執行長蔡宏斌會中接受媒體聯訪說明,現行「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規定,身體健康的成年人,可將一顆腎臟捐給五親等以內的血親或配偶,但肝臟疾病因醫療替代方案較少,法律上可酌情放寬至五親等姻親。

根據器捐中心113年度即時統計,目前以等待腎臟8000多人最多。蔡宏斌說,因此器捐中心董事長李明哲便提到,或許未來可考慮比照肝臟,放寬到姻親;由於捐贈者有相當的危險性,故捐贈的過程需經過審慎醫學專業評估。

「不能成為商業買賣,這一塊是我們的底線。」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接受媒體聯訪指出,在這前提之下,很多議題可以開放討論,如「無心跳死」的判定、捐贈的每個器官是否都能用等,參考國際做法同時考量台灣民情,選擇最適合台灣的方法,將持續與校園、監理所合作宣導。(編輯:龍柏安)1131029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