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9日電)屏東縣西勢國小附幼附近是客家庄,老師帶領幼生走進社區,和長輩學習製作酸菜、創意粄捲,培養對家鄉文化的認同,讓客家庄的獨特風味,從小就深深印在腦海中。
教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介紹「在地文化融入教保活動課程計畫」的優秀案例,這項計畫鼓勵幼兒園融入當地文化教學,結合社區資源與家長的參與,在生活中實踐文化傳承。
屏東縣西勢國小附幼設計了一系列的課程活動,先帶領幼生認識生活的社區,進而和長輩學習製作酸菜、覆菜及梅乾菜,讓「老幼共學」的身影,成為西勢客庄日常。
幼童一開始接觸客家料理的酸味,難免露出嫌棄的表情,但在老師的引導下慢慢喜歡上,並將醃製食物經驗遷移到其他食材上,例如用糖醃製水果。
師生還一同製作出酸甜交融的創意粄捲,在校園採收艾草、香蘭、紫蘇等植物,替粄皮上色,包進水果蜜餞與切碎的酸菜。幼生除自己動手料理外,也帶著這份心意,與社區阿公、阿婆一起分享。
新北市立三芝幼兒園的課程主題,引導幼生認識歷史悠久的洗衣走廊,探討三芝的特色文化,透過實地觀察和互動,激發孩子對社區環境和歷史的好奇心。
在老師的協助下,孩子製作海報、寫信給區長,最後結合區公所、社區發展協會、托老中心等單位,美化彩繪牆及修繕社區設施。
教育部表示,在地化教學讓孩子認識自然、參與社會、了解文化、接納多元的社會環境,幼兒園的課程設計帶領幼生認識自己生活的環境,從小建立文化認同,為社會的多元發展貢獻力量。(編輯:李亨山)1131109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