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再添新物種 台南大學國際發表「西沙深水虱」

南海再添新物種 台南大學國際發表「西沙深水虱」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2日電)國立台南大學團隊近期確認發表一種來自西沙群島海域的深海等足類新物種,命名為「西沙深水虱」,研究成果今年3月底刊登國際SCI期刊Biodiversity Data Journal線上版。

台南大學今天表示,「西沙深水虱」由台南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團隊確認發表,此物種有別於2025年1月新加坡大學在越南發現「維達深水虱」,經分子分析與形態比對後,證實是未被記錄新種。

「西沙深水虱」發現因由,台南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黃銘志2023年1月在基隆正濱漁港購得4隻捕自南海的深水虱,當時初步研判是「詹姆斯深水虱」幼體,但觀察發現育兒袋竟含有數顆直徑約1公分成熟卵,顯示非幼體。

團隊再透過分子生物學方法進行COI基因DNA序列分析,確認「西沙深水虱」是未曾記錄新物種,且獲得日本國際螯蝦學會會長川井唯史確認,共同發表於國際期刊。

南大指出,「西沙深水虱」是目前南海發現體型最小超巨型深水虱,平均體長約220毫米,遠小於詹姆斯深水虱(323毫米)及維達深水虱(279毫米);體型、外肢、口器剛毛與口器鈎數等特徵有顯著差異,推測可能介於巨型與超巨型深水虱間物種。

南大表示,深水虱是棲息於深海的等足類生物,獨特外型常成為深海生物研究與展示重要象徵,「西沙深水虱」發現命名,也以細緻精準描繪留下清楚形態紀錄,提升研究完整度與可辨識性。(編輯:陳仁華)1140402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川普美國地震關稅緬甸日本中國對等關稅國民黨泰國立法院民進黨台灣罷免緬甸地震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