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2日電)教育部今天在台北市立動物園表揚「第七屆學校環境教育實作競賽」獲獎團隊,中小學發揮創意,再利用香蕉園的廢棄物,或是鼓勵學生步行上下學,獲得肯定。
教育部指出,今年學校環境教育實作競賽參賽組數和人數都創新高,共有138組作品、700多名師生參賽;同時間在動物園頒獎的「113年校園綠籬專案計畫」,在補助的99校中,選出執行成效卓著的15校給予表揚。
實作競賽中獲得國小組第1名的屏東縣屏東市仁愛國小,師生透過手作廚房、香蕉植株小學堂等方式,將香蕉花做成花茶、香蕉假莖做手抄紙,同時也運用社群平台推廣,一起尋找農產品產量過剩的解方。
同樣是面對農業廢棄物問題,獲得特別獎的彰化縣芬園鄉同安國小,則是將鳳梨皮發酵,由師生一同製成清潔劑與手工皂,並從中學習資源循環的觀念。
國中組第1名的嘉義市玉山國中,透過「無車日」鼓勵學生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坐大眾交通工具上學,減少交通碳足跡。學校還分享自身經驗給他校,並進一步整合嘉義在地運輸網絡、推廣低碳旅遊。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副司長邱仁杰表示,環境教育是108課綱中重要議題,實作競賽讓學生不僅在課堂上學習,更能走向戶外,在生活中實踐。(編輯:李亨山)1140422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