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吳哲豪南投10日電)玉管處成立38周年,今天分享去年度包括台灣黑熊、黃喉貂、水鹿等多項保育調查研究成果。以「保育、在地、永續」精神,透過公私部門協力合作親手護家園。
玉管處成立於民國74年,是台灣第一座山岳型國家公園,也是繼墾丁之後成立的第二座國家公園。玉管處今天趁著處慶分享去年度保育調查研究成果,並於玉管處臉書粉絲專頁同步直播。成果包含「高山森林火燒影響與因應-八通關森林火燒為例」調查發現,火燒發生後,整體植生受氣候環境影響,尚未完全恢復,物種數與覆蓋度有隨時間有逐漸增加趨勢。
玉管處新聞稿指出,「台灣黑熊族群監測暨保育行動策略推廣」,發現園區東部個體主要利用中低海拔(500到1500公尺)闊葉林,異於西部個體中高海拔(200到到2500公尺)針闊葉林,秋冬二季的活動比例較春夏二季高。
「黃喉貂空間族群調查、生態監測及疾病檢測計畫」發現成群的雄貂多無親緣關係,而追蹤的雌貂多為單獨行動,僅繁殖期短暫同群;另部分黃喉貂具有犬貓共通傳染病毒(如犬小病毒及腺病毒等),造成黃喉貂生存隱憂,而人為活動所引入垃圾、攜入山區寵物或是餵食野生動物,也可能提高疾病傳播可能性。
另外3場為跨域合作調查分享,包括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合作「塔塔加地區水鹿啃食樹皮監測調查」探討影響臺灣水鹿啃食樹皮的偏好因子,如植物營養成分及季節變化。
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合作「玉山國家公園路死動物自主調查監測計畫」及「南橫地區聲景調查監測計畫」,自2018年起在塔塔加與東埔地區啟動路死調查至今,共執行356次調查,累計步行長度達1360公里。
另外,南橫聲景調查運用被動式聲學監測及生物音智慧辨識與標記系統,建立野生動物長期監測網絡,2年期間共錄製近3萬小時音檔,以聲學長期監測指標野生動物在不同時空下變化,藉此探討生物多樣性熱點在氣候變遷下衝擊及影響,提供保護區經營管理調適等作為。(編輯:孫承武)1120410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