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葉臻桃園3日電)二級保育鳥類小燕鷗每年5月會陸續飛抵台灣繁殖。桃市府今天起在竹圍漁港北岸舉辦「候鳥漫波 啾一夏」活動,截至25日的每週末下午1時到5時提供導覽解說,讓民眾更認識小燕鷗。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下午至竹圍漁港北岸停車場主持開幕儀式時表示,每年5月至7月是小燕鷗繁殖季,牠們從印尼、澳洲等地飛來台灣,築巢孵蛋並養育幼雛,直到7、8月時再南返。
蘇俊賓表示,小燕鷗喜歡群聚在開闊的海邊沙礫地築巢,桃園是牠們在北台灣的重要棲地,包括竹圍漁港北堤、許厝港重要濕地、富林溪出海口、白玉海灘、大潭G1和G2區,是小燕鷗在桃園沿海的5個主要繁殖區。
蘇俊賓說,為讓民眾對小燕鷗有更深的認識,今天起在竹圍漁港北岸停車場舉辦「候鳥漫波 啾一夏」活動,活動截至25日,期間每週六日下午1時到5時會提供小燕鷗導覽解說、DIY體驗及闖關遊戲等。
桃園市政府環保局表示,近年來桃園市野鳥學會積極營造適當的小燕鷗棲地,中壢東南扶輪社也在今年投入小燕鷗保育行列,透過推平整地、架設圍籬等,阻隔人群及流浪犬進入,同時動員鳥友志工製作小燕鷗造型假鳥,引導小燕鷗來訪時進駐棲地。
環保局也說,透過在棲地中使用鵝卵石、庇護瓦進行堆疊,布置可以庇護躲藏的高規格嬰兒房,讓小燕鷗前來育雛,等到鳥蛋孵化後,即使沒有親鳥庇護,雛鳥也能躲避太陽、海風及降雨。
桃園市政府海岸管理工程處也呼籲,小燕鷗是保育類野生動物,民眾如果5月到7月來海邊遊玩或淨灘,務必小心留意,別誤踩天生帶著偽裝色的鳥蛋。若看到鳥媽媽們停在地面上,也要保持距離,賞鳥時也不要使用閃光燈拍照。(編輯:方沛清)1120603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