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龍潭湖水位不足 圓吻鯝魚無法溯溪產卵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8日電)宜蘭縣礁溪鄉龍潭湖圓吻鯝魚每年端午節前後會逆流上野溪產卵,但今年湖水位不足且周邊野溪水量太少,魚群無法溯溪;宜蘭縣政府今天說,如果乾旱屬短暫現象,應無生態危機。

俗稱「憨仔魚」的圓吻鯝魚是台灣原生魚種,在龍潭湖的圓吻鯝魚端午節前後進入繁殖期,成群圓吻鯝魚上溯到周邊野溪產卵,躲避天敵,魚卵經體外受精,數天後孵化成魚苗,魚苗再游回湖裡成長。

龍潭村長李志文20多年前與社區居民開始在當地營造野溪環境,設管狀河道及魚骨阻流結構,提升水位助圓吻鯝魚上游。

李志文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每年龍潭湖約4梯次產卵魚群,梯次間隔約10天,但6月11日降大雨,出現首梯「先頭部隊」後,沒魚群接續上游。經初步了解,湖水位不足,加上周邊4條野溪水量太少或乾涸,魚群無法溯溪,當地憂心無法上溯的圓吻鯝魚,只能在湖裡產卵,魚卵多會被大魚吃掉。

宜蘭縣政府水利資源處長李岳儒說,經派員了解,沒有溪水遭攔截的人為因素,可能是近期降雨量較少,導致野溪水量太少。

宜縣府農業處表示,圓吻鯝魚在龍潭湖已有一定數量,今年繁殖如果不理想,就整個魚群生態,暫時影響不大;如果乾旱成常態,就須密切關注。(編輯:李明宗)1120708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