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鎮漁港改建爭議 遠洋漁業發聲:捍衛漁民權益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蔡孟妤高雄2日電)高雄前鎮漁港改建案受議論,高雄遠洋漁業界發聲,捍衛漁民權益。高雄區漁會理事長謝龍隱今天說明改建案始末,並氣憤表示漁民何辜,對台灣難道沒有貢獻?

針對前鎮漁港改建案,謝龍隱、台灣遠洋鮪延繩釣輸出公會理事長柯景淮、台灣遠洋魷魚暨秋刀魚輸出公會理事長陳皇誠、台灣遠洋鰹鮪圍網輸出公會理事長黃一茂等人,今天透過新聞稿發聲,捍衛漁民權益。

謝龍隱指出,民國108年5月30日,高雄區漁會函送「多功能漁具倉庫及船員服務中心新建計畫書」與「漁產品多功能物流大樓新建計畫書」共新台幣13億元計畫案給時任高雄市長韓國瑜所屬的高雄市海洋局。

海洋局也在同年6月5日將計畫案函轉漁業署,並提到計畫「對提升前鎮漁港成為國際級漁港助益甚大,建請農委會漁業署補助經費辦理。」謝龍隱說,當時公文副本還在,怎麼韓國瑜卸任後,藍營對前鎮漁港的支持就轉變?

謝龍隱說,計劃書至行政院時,當時市長還是韓國瑜,經費已因整體規劃增至40億元,修正增補後同年12月行政院核定60億元。111年9月8日再提2次修正計畫書,載明因受原物料工資上漲等因素影響,修正經費為80億元。

謝龍隱說,要選總統的人應該要有帶領台灣所有產業前進的氣度和高度,漁民何辜,「漁民對台灣難道沒有貢獻?還是不想要漁民的票?」前鎮漁港的改建有其必要性,歡迎所有候選人都來前鎮漁港看看,聽聽漁民心聲。

陳皇誠表示,台灣擁有世界一流的遠洋漁船船隊,結果回到前鎮漁港補給修整,漁工連下船洗澡的地方都沒有,「東京幾十年前就已經漁獲不落地,我們的魚卸貨只能放在地上。」

陳皇誠說,前鎮漁港作為全台最大、年產值300億的遠洋漁業基地,啟用50年來沒有重大更新,難得有政府願意重視漁民權益,現在卻淪為政治鬥爭工具。「漁民辛苦討海,回來還要面對如此惡意的批鬥,我們是招誰惹誰了?」(編輯:郭諭儒)1120802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