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無形文資保存者授課 9月起3場成果發表薪火相傳

高雄無形文資保存者授課 9月起3場成果發表薪火相傳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6日電)高雄市推動高雄無形文化資產登錄保存者傳習課程,讓傳統技藝能夠薪火相傳,藝師馮進興、陳嬿朱、呂柏達將與學員齊力合作,舉辦傳統彩繪、南管及踏涼傘傳習成果發表。

傳統工藝類「傳統彩繪」保存者馮進興,累積超過1甲子彩繪經驗,嫻熟傳統彩繪各項技法,保留純粹傳統彩繪工藝;馮進興從2020年開始開班授課,從基礎上色到各項技法教學、圖騰設計。

這次成果發表師生聯展,展出藝師授課圖稿,以及這4年的學員作品,10日起至10月10日於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3樓展出。

文化局指出,傳統表演藝術類「南管」保存者陳嬿朱,習藝超過50年,其南管唱腔古樸,且嗓音嘹亮、音色優美、技藝精湛,具高度藝術性。

陳嬿朱從2016年開始傳習課程,教授樂器演奏及戲曲唱腔等技藝,本年度課程學員成果發表將於10月15日在高雄左營孔子廟大成殿內舉辦。

傳統表演藝術類「踏涼傘」保存者呂柏達,結合傳統禮節精神,發展個人及高雄在地特色,具時代及流派特色;他從2020年開始教授持傘方式及要領、套路練習、禮節的配合運用、賓主對接等內容,學員不分性別,來自全台各地。

「踏涼傘」成果展演將於11月4日在左營元帝廟舉辦,除了本年度課程學員展演外,也邀請高雄在地宮廟涼傘團共同展演。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代理館長李旭騏透過新聞稿表示,有鑑於傳統藝術面臨傳承困境,高史博在今年7月至10月首度辦理無形文化資產推廣活動。

活動邀請傳統彩繪師蘇榮仁、傳統表演藝術及民俗保存者鼓山地嶽殿吉勝堂八家將、糊紙藝師陳志良等開設體驗課程,透過專業講解、示範及手作體驗,讓文化資產保存觀念傳承與扎根。

文化局表示,傳統藝術傳習刻不容緩,技藝薪傳成果實屬不易,邀請民眾參與3場成果發表,一同見證學員展現傳統藝術傳承延續成果;活動相關資訊可至高史博官網(https://khm.org.tw/)或Facebook「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官方粉絲專頁查詢。(編輯:陳仁華)1120906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