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怡璇台北3日電)北市與台大攜手修復戴運軌寓所及潮州街9號2棟日式宿舍古蹟,「台灣物理學之父」戴運軌居住35年,歷史記憶有望重現,估投入新台幣1億元,民國114年底修復完成。
台北市文化局今舉辦直轄市定古蹟「國立台灣大學日式宿舍─戴運軌寓所、潮州街9號」修復工程開工鑿榫祈福典禮。
文化局指出,戴運軌寓所及潮州街9號,建物規模及平面形式在台灣的日式宿舍中相當罕見,且仍保存原有構件;同時也是台灣物理學之父戴運軌長達35年的生活空間,具有高度硬體建築及歷史文化價值,文化局於106年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
不過,此兩棟建物91年起即無人居住,閒置多年來又遭遇颱風、地震及蟲蟻蛀蝕等損害,因建築量體龐大及修復經費高昂,修復工程遲未啟動。
文化局表示,兩棟古蹟的價值極高,若不再進行修復工程將影響其文化資產價值,積極協助台大辦理保存工作,分別於109年完成建物修復及再利用計畫,110年搭設保護性鋼棚架,111年完成大木作加固與屋瓦材料整理、保存重要文化資產訊息保存,112年完成修復規劃設計,並接受台大委託進行古蹟修復。
文化局指出,本修復工程將投入總經費約1億元,並由文化局補助近8000萬元,預計114年底修復完成,後續將由台大辦理後續營運招商,再由營運廠商依營運方向,進行圍牆、庭院景觀敷地、室內及必要性設備等再利用設施。
文化局表示,戴運軌寓所及潮州街9號屬於1922年頒布「台灣總督府官舍建築標準」中的高一種官舍,為官舍等級中最高,也是北市僅存的兩棟高一種官舍建物,見證了1920年代的北市發展。
文化局說,兩棟日式宿舍配置可歸納為「待客」、「居住」及「服務」三大部分,具有單獨的洋式待客空間及和洋折衷的空間配置,入口處採「入母屋」形式,並因應氣候,外壁採用「押椽式下見板張」,並於末梢安設「雨押」以防止雨水回流,且整體下見板寬度較寬,與一般常見的日式宿舍有所不同。
文化局說,本次修復工程除了恢復高一種官舍的外貌及空間格局,也將保存戴運軌的生活空間及傢俱,未來將透過展示的方式呈現,完整保存建物的建築及歷史文化價值。(編輯:張銘坤)1121103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