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刻經典浪遊縱谷 千里步道倡議海岸山脈國家綠道

復刻經典浪遊縱谷 千里步道倡議海岸山脈國家綠道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15日電)倡議走路價值、串聯環島步道,千里步道協會以「復刻經典、布建綠道」為目標,從台東池上走入鄉間農路,一路踏查到花蓮富里鄉東里,盼形成國家環島綠道的海岸山脈路線。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與花蓮富里鄉豐南、羅山社區共同舉辦「2024復刻經典、浪遊縱谷」活動,從昨天開始以3天時間,徒步從台東池上出發,經豐南、羅山抵達東里火車站,所走的路線並非省道,而是連結田埂、農路、水圳等,沿途可見稻田花海、梅林、土地公與縱谷鄉間的日常生活。

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千里步道從2006年發起,至今進入第5階段,從初期倡議環島步道,打造友善行人與自行車空間、守護周邊美麗風光保留與去除光害、除草劑、水銀燈「鄉野三害」,以及促進沿線社區小民經濟等。

至2016年10週年時,提出「千里步道2.0國家綠道芻議」,於2018年獲得行政院核定,已經完成的包括淡蘭古道、樟之細路、山海圳國家綠道、水圳綠道等長距離步道,在登山健行愛好者心目中,幾可媲美國外朝聖之路美譽。

周聖心指出,東部風光優美,卻尚未形成國家綠道,因此去年展開「千里步道3.0-復刻經典、布建綠道之家」新目標,決定重返環島綠道的起點,首選就是「浪遊縱谷」路線,目標是形成海岸山脈沿途有明確標示、可重複造訪的國家綠道。

此次這條路線是20年前東華大學教授蔡建福師生發起的「浪遊縱谷」活動,拜訪沿線社區、發掘在地特色、解決鄉村問題,策畫落實「減碳、減廢、食物零里程」的徒步旅程,之後清華大學清華書院也加入浪遊,喚起純粹走路的樂趣,體驗期間的過程。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解釋,「國家綠道」是以跨縣市且能彰顯此區域的代表性連續路線,涵蓋台灣重要族群文化、水利建設、經濟產業、自然保育等主題面向,體現多元且豐富資源與特色,並滿足觀光休閒遊憩需求。

路線能記錄先民艱辛開拓的步履,展現豐富的自然與人文地景、多元族群文化及產業興衰,使民眾能深度體驗在地文化、產業、生態環境等不同特色,並享有親近自然與人文歷史的機會。(編輯:陳仁華)1130115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