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高效堆肥廠試運轉 每天處理50公噸廚餘

新北高效堆肥廠試運轉 每天處理50公噸廚餘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7日電)新北市多元方式處理廚餘,除豬糞尿、紙漿共消化、養殖黑水虻,環保局今天表示,新建的高效堆肥廠已完成設備正試運轉,透過高溫霧化水解技術,每天將50公噸廚餘轉化成堆肥。

市府環保局今天表示,新北每天收運261公噸廚餘,分別以傳統堆肥、高效堆肥再利用、合作生質能源,或將熟廚餘賣給養豬戶、設置黑水虻養殖廠,多元方式處理廚餘。

環保局回應中央社記者詢問表示,與中央畜牧場合作試驗,將廚餘與禽畜糞尿共厭氧消化,產生沼氣發電,平均每月可發電5903度。這項試驗112年共處理4716噸廚餘。

環保局說,將合作至今年6月止,後續轉由環保局自己興建的高效堆肥廠,以高溫霧化水解技術,將廚餘有機質快速碳化成堆肥,預計每天可處理50公噸廚餘。目前堆肥廠正試營運,預計4月正式運轉,將縮短廚餘堆置時間,並降低異味。

環保局說,厭氧共消化是指,由單一物料的廢污水處理,發展出多種物料混合,依不同比例、不同固體、液體廢棄物的處理方式,以增加廚餘多元去化管道。

環保局說,今年與大型紙廠合作,將廚餘磨製成平均8mm的漿液後,提供混合紙漿廢水厭氧共消化,可產生沼氣綠電,且排碳量較傳統堆肥少約90%。

另外,環保局說,111年也設置一處黑水虻養殖廠,每天約可處理12公噸廚餘。因黑水虻是腐食性昆蟲,利用其幼蟲專門吃廚餘的特性,不但效率高,且成長的幼蟲,也是家禽與魚的優良蛋白質,有循環經濟效益,並符合淨零排放趨勢。

環保局說,黑水虻養殖廠吃剩餘的廚餘纖維,與黑水虻的排泄物,可做為土壤改良的培養土,徹底完成生態循環。(編輯:李錫璋)1130207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