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蔡孟妤高雄11日電)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園區內及鄰近地區,因開發甚早且傳統聚落密集,至今仍保有許多歷史人文遺跡,包含為數不少墓葬建築,足以窺見高雄歷史縮影,也見證歷史發展軌跡。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所含的半屏山、大(小)龜山、壽山及旗後山4座淺山,山麓緊鄰聚落及社區,是高雄地區開發最早的區域,至今仍保存有許多歷史人文遺跡,包含為數不少的墓葬建築。
探究其歷史發展,可追朔至史前原住民、荷治、明鄭、清治、日治及戰後等時期所遺留的史跡。透過研究高雄發展的歷史資料,得以發現生活在平原上的人們與壽山園區有著緊密關係,墓葬建築也成為研究地方史的重要歷史文獻。
但多數傳統墓葬因年代久遠,墳塚被草木掩蓋,最後隱藏於密林之中,難以發現。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近年進行「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墓葬建築文化資源調查計畫」,首次對轄區墓葬進行相關清查、測繪及拍照記錄等。
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向中央社記者表示,計畫調查結果,目前全區調查發現計有157座墓葬建築,年代從清朝時期至戰後都有,其中以壽山的墓葬建築為最古老,年代最早者為1720年(康熙庚子年)的張氏古墓。
調查並顯示,區內墓葬建築形式有清代墓塚、閩南式傳統墓塚、疑似漢化平埔族墓塚、基督教墓塚及簡易墓塚等。其中半屏山所見墓葬,則多為中油員工及眷屬,葬於北方及西方山麓,另有一些陸軍砲兵軍官墓。
此外,疑似漢化平埔族墓塚有15座,集中於小溪貝塚區兩旁,就地取材的硓????石,以手工處理成板塊狀,構建精簡,待進一步考古研究。
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表示,這項計畫完整紀錄每門墓葬相關位置座標、墓主姓名、立碑者姓名、立碑年代或重修年代、碑額、葬次、方位、墓地面積、墳墓形式、建築材料裝飾構造、后土、建築保存狀態等資料。
由於都市發展擴充,傳統墓葬逐漸消失,保存重要傳統墓葬成為時代趨勢,讓墓葬建築不再是陰森可怕的「墓仔埔」,而是難能可貴的文化資源。
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指出,針對年代久遠者、具歷史意義及文資價值者,自管處未來將作為巡查重點與進行監看,以避免重要人文資源遭受破壞。(編輯:孫承武)1130211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