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響應淨零排放 公有建物先行申請需達最高級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6日電)台北市建管處表示,為響應2050淨零排放目標,2月起分3階段實施建物申請綠建築標章,應同時申請建築能效評估達最高等級的近零碳建築,公有建物先行,盼達淨零排放目標。

台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今天發布新聞資料指出,為響應2050淨零排放目標,市府率先通過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展現推動淨零政策決心,盼可打造宜居永續零碳城市。

建管處表示,台北市2050淨零行動白皮書2.0提到全市排碳量以住商排碳占大宗,為落實降溫城市,提升減碳成效,針對新建築能效評估,將以市府公有建物先做起,並循序擴大,引導民間建築跟進。

建管處指出,自今年1月8日起中正區、萬華區、內湖區、士林區等,依台北市綠建築自治條例規定取得綠建築標章公有建物,未領得建造執照,要求建築能效等級應評估改善達最高等級的近零碳建築(第1+級),這代表建物在營運時要實現零排放,且需補償施工及拆除階段所產生碳排放,至於已領建照未領使用執照,建築能效等級應評估改善達1級。

此外,在實施期程部分,2月1日起已針對公有新建物、5月1日起以台北市府所屬公有新建物、7月1日為私有新建物,建管處表示,將要求公有建物須達成,私有建物以勸導為主,盼展現市府推動淨零排放目標與決心及重視氣候環境。

台北市議會在2022年間通過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成為全國首部2050淨零排放地方法規,環保局當時新聞稿表示,啟動除碳等8項核心項目,後續函報中央,待行政院核定公布,公布後6個月施行。中央今年2月初核定通過。(編輯:張銘坤)1130306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