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張劉家北台墾拓史 文化局尋根走讀前世今生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26日電)劉氏家族在清代是開發新店大坪林的主要族群,新店十四張歷史建築園區27日啟用,新北市文化局指出,希望帶大家追溯祖先,瞭解姓氏源流、先民開墾的過程,認識家鄉的歷史。

文化局表示,新北傳統工藝暨新店十四張城市記憶特展,將於27日開幕;每個月將展示新北市登錄的傳統工藝藝師作品,並宣告十四張歷史建築園區開放啟用。

新北市文史學會專案執行長夏聖禮告訴中央社記者,十四張的開發史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因靠近新店溪渡口,逐漸形成「店仔街」的街市。在水陸交通興盛的年代,十四張是早期墾民進出大坪林的門戶。

夏聖禮說,清代起劉氏家族投入開發山林、農耕、畜產、及政治與工商發展。劉家人才輩出,熱心地方公益,家族1860年代至日治時期,在台灣的政經、文化、教育、水利、宗教,具有歷史意義與關鍵角色。

中華啟文堂劉氏宗親會長劉啟群表示,18世紀末,原在七張莊開墾的劉氏家族劉秉盛,逐步往十四張拓展,成為主要開墾大戶,並留劉氏家廟(啟文堂)、利記公厝、三落厝等百年古厝。

劉啟群告訴中央社記者,劉氏家族列入「台灣列紳傳」的人物,是當年追隨台灣巡撫劉銘傳的劉廷玉是劉秉盛之後裔,就是在利記公厝大家族生長。第一位台灣本土培養的理學博士劉盛烈的祖先,也是十四張的劉家人。

夏聖禮說,劉廷玉在劉氏遷台後,在台灣史及中國近代史中嶄露頭角,扮演劉氏家族興起的關鍵人物,更參與過退敵成功的清法戰爭。

國家圖書館的「台灣記憶」網站描述劉廷玉,在1884年法軍入犯北台灣時招募鄉勇,駐守在基隆暖暖等地,防止法軍犯台,保衛鄉里得以安寧。後來,劉廷玉在新店屈尺設置撫墾局,勸導原住民改除殺人頭的習俗,教育部落兒童簡易語文,從此原漢能在屈尺、烏來、新店間以物易貨。

依據夏聖禮的田野調查,劉氏家族開設私塾、教育子弟、投入宗教。現新店大豐國小、台北市木柵指南宮、斯馨祠土地公廟、南強與開明高職,都與劉氏家族經營有關。

大豐國小網站校史提到,民國前13年4月創景尾公學校大坪林分校(大豐國小前身)時,就是暫以劉氏宗祠「啟文堂」為教室。

除1750年自福建泉州府安溪縣移民來台灣十四張的劉氏家族,其他各姓氏家族,也開支散葉在台灣各地,各有不同成就。

新北市立圖書館館長王錦華表示,劉氏家廟中的交趾陶、泥塑及彩繪,是有名的匠師陳天乞、許連成的作品,相當有藝術價值。擁有200多年歷史的土地公廟「斯馨祠」,仍保存乾隆44年(1779年)的建廟捐獻碑。

他說,十四張承載豐富的家族歷史,新店文史館即日起至9月推出系列「十四張尋根」之旅,盼透過耆老講古、走讀、展覽、及新書發表,帶大家瞭解自己的姓氏源流、先民篳路藍縷的開墾,從十四張的前世今生,認識家鄉的歷史。(編輯:林恕暉)1130426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