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印象」文案遭批刻板印象 北市國樂團認錯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15日電)台北市立國樂團將重溫經典曲目「山地印象」,但節目介紹稱原住民族皆粗獷豪邁、有天籟般的嗓音等,遭批評為刻板印象。北市國坦承內容不適當並致歉,在諮詢專家後已修改。

台北市立國樂團19日舉辦「山地印象」售票音樂會,演奏曲目包含作曲家關迺忠在1991年創作的「山地印象」,以及國家文藝獎得主錢南章的「馬蘭姑娘」、蘇文慶的「雲湧阿里山」等經典作品。

節目介紹原先寫著,台灣16個原住民族「生性粗獷豪邁,樂天安命,每每節日、工作或閒暇時,總以天籟般的嗓音及歌舞來自娛及娛人」,而演出曲目是「作曲家親遊阿里山或多年搜集原住民音樂及歌舞後,用音符寫下深烙在心頭的點點滴滴」,並形容這是一場「原味十足」的音樂會。

致力推廣族語並討論原住民族議題的臉書粉專「每天來點布農語啊!mapasnava Bunun saikin」指出,包含節目名稱在內,這些字句都是樣板式地描述原住民族刻板印象,顯示從1991年到2024年的今天,原住民族在某些人眼中仍是被遊歷、被搜集、被加以消費後上菜的客體。

粉專更直接吐槽,是不是以為每個原住民的職業都是歌手,誰會節日、工作或閒暇都在歌舞表演,呼籲北市國審慎考慮公眾教育意義及族群素養,改正所有刻板印象用詞並道歉。

台北市立國樂團副團長徐端容向中央社記者表示,「山地印象」、「雲湧阿里山」及「馬蘭姑娘」都是知名作曲家創作的經典作品,在撰寫文案時沒有注意到社會氛圍及表達方式的改變,引發民眾不同的想法及觀感,讓團隊意識到「做錯事了」。

徐端容說,尊重非常重要,所以聽到民眾意見後,代理團長劉得堅便與團隊成員拜訪台北市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請教如何改進,此事也提醒北市國將來要更仔細。

北市國透過臉書粉專致歉,表示撰寫文案時思慮不周、內容不適當,在民眾提醒與指正後已經修正,並將引以為鑑,未來規劃相關節目時會事先諮詢專家學者,避免誤解再次發生。

民進黨台北市議員何孟樺就此事向文化局長蔡詩萍呼籲,文化局上上下下都應加強對多元文化的認知,並即刻檢討改進,千萬不要淪為文化界的笑柄。(編輯:蕭博文)1130515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