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神民俗樂「鼓板」 全世界僅馬祖完整保存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潘欣彤連江21日電)馬祖迎神陣頭必備的民俗音樂「鼓板」,最大特色是以閩東語韻符發聲,由於鼓板已於中國失傳,馬祖成為全世界唯一完整保存此項傳統的地區。

由於其豐富文化特性,連江縣政府已將馬祖鼓板樂公告為連江縣無形文化遺產。根據連江縣文化處網站介紹,鼓板樂的演奏隊伍組成可分為通鼓、大鑼、小鑼、大鼓、小鼓、狼帳等,多為打擊樂器,人數5人至數十人。中國福州民俗音樂「十番樂」,則約於清代以鼓板樂為基底,加入絲竹管弦樂器,添加優雅旋律而成。

連江縣仁愛國小教師、也是當地文史工作者的王建華指出,馬祖鼓板源自中國大陸福建省連江縣與長樂縣,在清末時期由先民帶來馬祖並傳承至今,是繞境陣頭不可或缺的存在。

王建華指出,由於文革與破四舊等原因鼓板在中國已失傳,馬祖鼓板協會前任理事長陳崇順曾到中國大陸福建省尋找鼓板起源,卻僅能從長者口中聽到片段,並未如馬祖各廟宇完整保存譜面與節奏。

王建華說,鼓板最大的特色,就是以閩東語「韻符」紀錄節奏與打法。簡單來說,每個樂器的打法,都可以用同一套以閩東語文字寫成的譜表達。

他舉例,馬祖最多廟宇採用的「牛角鼓板譜」首句為「恰得得得得」,以閩東語發音的話,後面4個「得」字就有3種念法。至於敲法,大鑼的話只需要在「恰」的節拍點敲1下,小鑼的話,則是5個字都需各敲1下。

民眾若想聆聽馬祖鼓板樂,目前僅能在每年元宵前後舉辦之「元宵擺暝嘉年華」活動,或是各廟宇繞境時,才有機會現場感受鼓板的節奏。(編輯:林恕暉)1130521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