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6日電)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矽」(SiC)是發展電動車、6G通訊、國防、航太等關鍵要素。中山大學晶體研究中心創全國學研單位之先,成功生長6吋導電型(n-type)4H碳化矽單晶,近日將技轉。
碳化矽散熱性佳,在高電壓和高功率的表現優異,但製作困難,晶體生長技術門檻高。中山大學新聞稿指出,台灣投入生產的企業目前發表的生長速度約在150-200um/hr之間,晶體穩定性與良率仍有待提升。
中山大學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教授周明奇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獨步全球,居全球之冠,但在推進高功率元件、電動車及低軌衛星等先進應用過程,缺乏成熟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矽的晶體生長技術,發展因此受到限制。
周明奇指出,晶體研究中心已成功長出六吋導電型N-type 4H碳化矽SiC單晶,中心厚度為19mm,邊緣約為14mm,生長速度達到370um/hr。為了從實驗室邁向工業化,團隊不斷調整生長參數、檢驗晶體品質。
今年2月,晶體研究中心確認生長的6吋導電型4H碳化矽SiC單晶生長速度更快、穩定性佳且具重複性。周明奇表示,後續將技轉至長期產學合作的企業,為台廠補足半導體產業鏈最尖端的戰略know-how。(編輯:黃世雅)1120306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