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1日電)4月電價將調漲,平均漲幅11%。半導體廠為用電大戶,營運成本勢將隨著揚升,工研院分析指出,半導體業可透過產品面汰弱留強、全球布局及垂直整合,提升用電競爭力。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在最新一期的簡訊電子書中發布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的分析報告,以用電競爭力檢視半導體產業價值。
產科國際所指出,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統計,2021年製造業部門用電量約1574億度,占全台總用電量的55.5%,為最主要的用電部門;製造業部門中,資訊電子業用電量為最大宗,達600.6億度,占製造業部門用電的38.1%,占全台總用電的21.2%。
另依照台電行業用電統計,半導體製造占資訊電子業用電的58.1%,產科國際所估算半導體製造用電約348.9億度。
產科國際所分析表示,2021年製造業平均用電1度可產出新台幣47.1元附加價值,資訊電子業則可產出67.6元附加價值,僅次於機械設備業的101.9元。半導體業每用1度電可產出54.5元附加價值,優於整體製造業平均水準。
產科國際所指出,製造業為台灣重要成長引擎,半導體產業是其中貢獻主力,用電量雖大,不過用電競爭力亦強。
產科國際所表示,2021年隨著全球景氣復甦,全球主要半導體領導企業用電量均上升10%至28%,台灣企業上升9.8%至12.6%,用電量上升符合產業趨勢,台灣企業並未特別凸出。
至於用電量占比,產科國際所指出,韓國三星(Samsung)和SK海力士(Hynix)用電均突破250億度,約占韓國製造業用電的17%。台積電與日月光用電約占台灣製造業用電的14%,也未異常。
產科國際所表示,由於歐美國家經濟發展程度高,勞工與電力成本也高,附加價值衡量的用電效率也較高,德州儀器(TI)及英飛凌(Infineon)每度電約可創造3.2至5.1美元附加價值,高於台積電及日月光的1.8至2.4美元,台灣企業在用電競爭力仍有精進空間。
產科國際所指出,台灣企業可檢視個別產品效率,從產品角度檢視用電效率,淘汰效率差的舊世代產品,並可展開全球布局,以戰略地位的角度思維規劃投資建廠,此外,企業還可透過垂直整合,如整合晶圓製造與封測,提升產品價值,進一步提升用電競爭力。(編輯:張均懋)1120321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