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6日電)中經院今天公布3月經季節調整後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在季節性因素加上歐美爆發流動性風險的影響下, PMI指數回跌至47.3%,轉呈緊縮,但業者正「加速趕底」,中長期來看,庫存問題已顯著改善。
PMI以50%作為榮枯線,當指數高於50%,代表景氣呈現擴張,反之則為緊縮。
中經院今天公布的3月PMI中斷1個月的擴張,轉為緊縮,指數回跌4.1個百分點、降至47.3%。
中經院助研究員陳馨蕙表示,PMI從擴張轉為緊縮有兩關鍵,一是農曆春節的季節性因素,過去3月是年後拉貨補庫存的旺季,今年過年落在1月,拉貨效應提前至2月反映,季節調整仍依照過往3月的季節性而往下調。
另一方面,3月爆發美國銀行流動性風險,衝擊市場原物料價格報價與需求預期。
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顧問白宗城表示,雖然美國銀行流動性風險未進一步擴大,沒有對業界造成實質影響,但大家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被燙到了」,現在難免比較擔心。
儘管單看PMI指數會覺得2、3月波動很大,陳馨蕙表示,不宜過度聚焦PMI擴張轉呈緊縮的短期走勢,因為其中涵蓋季節性因素;從趨勢來看,其實庫存問題已有顯著改善。
陳馨蕙進一步指出,經歷3季的庫存調整、年初一波原物料價格急漲,以及預計後續電價等營業成本攀升趨勢不可逆,雖然3月新增訂單轉為緊縮,製造業3月季調後的生產指數已連續2個月擴張。
陳馨蕙表示,部分產業正趕貨清理已下的訂單,避免客戶有取消訂單的藉口,或是利用漲價迫使客戶提前拉貨、取消訂單以控制成本,似乎透露加速趕底、重新洗牌的意味;電訪意見也顯示,存貨已調節到相對低水位,今年以來,上游、工業用與原物料相關業者更開始策略性拉貨關鍵物料,為下半年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這波反彈中,成本拉動力道大於需求推升,以及庫存調節告一段落的回補庫存為下半年做準備,訂單多是短急單,透明度不高。陳馨蕙提醒,終端需求仍未出現全面且持續性好轉,復甦力道呈現兩極化與M型化走勢。
中經院今天同步公布3月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為53.2%,月增3個百分點,指數連續5個月擴張;未來展望雖然連續12個月呈現緊縮,但指數續揚2.2個百分點至49.9%,為2022年4月以來最慢緊縮速度。
陳馨蕙表示,內需產業逐步回溫,不過採購價格(營業成本)與服務收費價格指數持續走揚;非製造業在成本提升的同時,還面臨服務、數位轉型等考驗,如果產品沒有差異化,難以轉嫁成本或提升競爭力,恐怕就走不下去,產業呈現「大者恆大、強者更強」的局面。(編輯:潘羿菁)1120406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