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8日電)面對全球淨零碳排大浪潮,負責掌舵鴻海集團減碳路徑的洪榮聰,心中已有清晰藍圖,「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不難!」他充滿信心地向記者說道。
在鴻海土城總部5樓的戰情會議室,首次對外接受媒體專訪的鴻海集團環保長洪榮聰向記者說明,「鴻海的排碳特性很單純,就是工廠的用電」。他說,鴻海減碳的目標也很清楚,就是讓集團在全球廠區營運邊界內達到淨零碳排,並且採用綠能。
鴻海集團已經在2022年4月下旬宣示,到2030年綠電使用占比50%以上,2050年要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洪榮聰說,要達到這兩大目標,必須雙管齊下,也就是清楚掌握各國政府供電與電網的基礎建設現況,集團本身更要積極布局綠能供電。
●綠電是全球設廠重要依據 至2030年需要100億度
「當地有沒有足夠的綠電,已是我們評估設廠擴產的重要項目之一」,洪榮聰強調,綠電供應、碳足跡、碳排係數等,雖是鴻海集團設廠考量重點,但供應鏈、勞動力等因素也需綜合評量。
不過,各國政府對企業在當地自建裝置綠電容量的標準和上限不一,已經是鴻海集團當前十分關切的議題。
洪榮聰5月曾去墨西哥實地考察,之前也親赴印度了解當地綠能政策。他觀察到,墨西哥政府對當地法人企業自建綠電裝置容量,有上限規定。至於印度,儘管當地日照充足,但印度政策限制中國太陽能模組;即便印度綠電價格比市電便宜,但須透過印度政府配給,企業無法在市場採購。
對洪榮聰來說,鴻海集團不僅要因地制宜配合各國綠能政策,更要積極開發多元化綠能供電方式,因應集團未來龐大的綠電需求缺口。
他引述數據說明,去年鴻海集團在全球廠區合計綠電發電量約3億度,但集團總用電量逼近100億度,綠電發電量占比僅有3%。
儘管鴻海持續在全球廠區屋頂建置太陽能設備或儲能裝置,但容量仍與集團所需綠電量之間,存有巨大落差。
洪榮聰說,鴻海規劃以2020年為基礎年,到2030年絕對溫室氣體淨零排放要降低42%。要達到這個階段性目標,集團到2030年需要100億度的綠電。
●綠電哪裡來?鴻海投資基金並開發地熱
「100億度的綠電要從哪裡來?」記者向洪榮聰直接提問,他用從容堅定地態度回應,「就從投資綠電基金和開發新能源技術著手」。
洪榮聰透露,鴻海集團將在中國大陸和越南投資綠電基金,北美市場可能透過與當地能源公司合作發展綠電。
至於在新能源技術,洪榮聰進一步透露,鴻海規劃在台灣參與可開發地熱的技術,透過物聯網技術探勘熱源,預估最快2026年可明朗。
目前鴻海集團在採購綠電與投資綠能基金已有一定進展,在台灣,鴻海去年4月已與森崴能源(6806)子公司富威電力簽訂綠電採購合約,台灣廠區規劃到2030年累積達約7000萬度(kWh)綠電。
●直擊!鴻海土城總部綠電裝置首次公開
為增加綠電規模,鴻海土城總部虎躍廠規劃擴大太陽能發電密度和裝置容量,預估今年底規模將從原有的65.3kW提高至716kW。
鴻海中央環保總處顧問藍重熹引述數據指出,虎躍廠去年度用電量約1800萬度,預估今年底虎躍廠太陽能裝置容量擴大後,發電量可提升至70多萬度,占比可提升至3.8%;未來虎躍廠太陽能裝置容量擴大後,多出來的裝置容量可發電自用,取得綠電憑證。
鴻海也首次對外公開的虎躍廠廢棄物處理流程,鴻海中央環保總處資深副理林正育說明,虎躍廠身為鴻海全球總部,主要以行政、研發及少量生產為主,日常營運所產生的大多是無價值且較難被有效回收再利用的生活垃圾。
他說明,虎躍總部目前已達成100%轉化,包含7%廢棄物轉化能源,真正落實零廢目標,也是台灣第1個以生活廢棄物為主而獲得UL2799最高鉑金級認證的廠區。
●碳權和綠電 是新型態經濟戰爭
觀察全球淨零碳排大趨勢,洪榮聰不諱言指出,碳權和綠電的遊戲規則,是新型態的經濟戰爭,鴻海集團與客戶協商並取得共識,相當重要。
在國際布局方面,洪榮聰指出,鴻海積極投資跨國綠能公司,向各地政府洽商採購綠電;中長期鴻海規劃投資綠電基金,這樣除了可獲取收益外,也可取得綠電憑證。
例如今年3月鴻海與中華開發資本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成立開鴻能源,並打造綠能投資平台,藉由投資太陽能、風能、儲能等再生能源基礎建設項目,布局綠能基金和綠能憑證。
●洪榮聰:台灣需要穩定供應且低碳化能源
談到台灣能源政策規劃,洪榮聰首次表達看法,認為不僅是鴻海集團,對於台灣任何產業廠商來說,能源穩定供應和低碳化是兩大要件。
他進一步表示,若能達到這兩項要件,任何能源發電形式均可考慮;若核廢料能有效處理,不反對採用核能發電。
洪榮聰認為,綠能定義有可再生能源和潔淨能源兩種,可再生能源並不包含核電,因為核電並非自然界的力量;但是潔淨能源可以包含核電,因為核電零碳排。(編輯:張良知)1120708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