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修銘:國內碳權交易分自願減量及增量抵換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高雄7日電)台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今天表示,依各碳權性質及對象,分為3大交易板塊,國內碳權交易部分分為自願減量額度交易及增量抵換交易兩類。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天正式揭牌,林修銘致辭時說明,國內碳權交易可滿足企業抵減碳費、實現碳中和及因應環評抵換等需求。另外,推出國外碳權交易板塊,攜手具公信力的國際認證機構,提供高品質的國際碳權買賣支援。

他指出,近年來,全球對於氣候變遷的議題越來越關注,各國相繼宣示淨零排放承諾,台灣也在今年2月15日公布「氣候變遷因應法」,將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正式入法,顯示台灣積極應對氣候變遷的決心。

台灣企業於全球半導體、資通信、紡織和金屬等產業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強調,未來面對國際碳關稅的逐步實施,國際大廠如 Apple、Google對於供應鏈減碳的要求,以及企業自身的碳中和需求,對於國家及企業來說,勢必將面臨更多壓力與挑戰。

林修銘表示,在全球追求淨零的趨勢下,碳定價成為國際上普遍採納的管理工具;為了支持碳定價的有效運作,在總統、行政院、國發會、經濟部、金管會及環保署的積極促成下,由台灣證券交易所與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共同出資,台灣碳權交易所應運而生。

同時,碳權交易所將為企業提供碳諮詢及教育訓練,培育專業人才,完善基礎設施。未來,碳交所也會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及活動,介紹台灣減碳相關制度及具體作為,使台灣與國際接軌,並為我國未來淨零轉型鋪路。

此外,證交所本身就是上市公司永續發展的重要推手,林修銘身兼證交所和碳交所董事長,未來將積極鏈結兩者間的合作,共同推動企業永續,加速形成低碳新興產業聚落,兩所可以發揮綜效,為台灣邁向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做出貢獻。(編輯:張均懋)1120807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