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亮:ECFA若取消 心理層面影響應比經濟更大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23日電)中國房市連環爆雷,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表示,中國房市下行的外溢效應有待觀察,但對台灣影響不大;針對中國擬研究中止ECFA,吳東亮表示,對心理層面的影響應比經濟更大,建議兩岸緊密溝通,ECFA若取消對雙方都很可惜。

吳東亮今天出席第267次公亮紀念講座受訪表示,中國大陸經濟下行,尤其是恆大、碧桂園等房地產商爆發財務危機,但對台灣影響不大,根據金管會統計,金融業對中國大陸曝險也在降低,中國房市的外溢效應有待觀察。

吳東亮強調,經濟成長和投資都會有風險,以金融業來說,重點是要分散風險,投資不要集中在同一個行業、公司和市場,這是金融業最基本的道理。

面對中國外銷動能低迷,內需復甦也不如預期,吳東亮指出,台灣企業很靈活,包含產業調整至回台投資,或前往東南亞國家布局,「業界早就做好準備」,這也反映在台灣的經濟表現,雖然今年經濟成長和往年相比較弱,但和其他國家相比,台灣的表現算是很好。

至於中國稱台灣對中國存在貿易壁壘,將研究中止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項下給予台灣產品的關稅優惠。吳東亮表示,去年在ECFA早收清單中,台灣出口至中國大陸金額約200億美元,在台灣整體出口5000億美元的占比為4%,萬一ECFA中止,對台灣經濟影響並不是特別大,但心理影響會更大。

吳東亮表示,ECFA早收清單項目包含石油、紡織和機械等產品,比較大的公司應可以自行因應和調整,但政府對於農漁牧等較為弱勢的產品,應給予配套措施,降低對產業的衝擊。

吳東亮指出,ECFA是近年兩岸貿易很重要的一環,也是經過很多年努力才達成的成果,ECFA對兩岸交流具重大意義,建議雙方緊密溝通,如果取消的話,對兩岸來說都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此外,外界關注企業如何因應淨零排放趨勢,吳東亮表示,政府宣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相信企業都很努力規劃以達成目標,以台新為例,已宣示在2030年之前,在範疇一和二的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碳中和,至於範疇三因和客戶有關,會持續努力。(編輯:張均懋)1120823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