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外匯保證金交易出沒 金管會接獲9件檢舉函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2日電)近期出現來歷不明業者從事外匯保證金交易,或涉及代操外匯交易並聲稱保證獲利,今年3月至10月間,已有9件相關檢舉函湧入金管會,金管會今天出面呼籲外界注意金融詐騙風險。

近半年期間,頻有民眾向金管會民意信箱投遞檢舉函,反映有來歷不明公司從事外匯保證金交易等外匯相關業務,或涉及代操外匯交易並聲稱保證獲利。自今年3月至10月間,金管會已收到9件相關檢舉函,檢舉函中,牽涉不僅1家公司,引起金管會注意。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今天在例行記者會示警,未經許可機構提供的外匯投資服務可能涉及金融詐騙,金管會已設置金融防詐騙宣導專區,提供常見金融詐騙案例、如何防範及處理等資訊,希望民眾提高識別金融詐騙力。

林志吉呼籲,民眾從事外匯交易等投資,應洽合法金融機構,以保障自身權益;民眾可在金管會網站查詢合法金融機構名單、聯絡電話及網址。

他強調,若民眾發現有非法業者經營外匯相關業務,可檢具具體事證資訊,逕向警政署反詐欺專線165或司法檢調機關提出檢舉,勿輕易相信來歷不明機構,以確保自身權益。

若有業者非法從事外匯保證金業務,可能涉及違反期貨交易法或管理外匯條例規定。

期交法規定,若未經許可經營期貨交易業務,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300萬元以下罰金;根據管理外匯條例,若涉及非法買賣外匯為常業,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與營業總額等值以下罰金等。(編輯:潘羿菁)1121102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