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發部預告 第三方支付業對疑涉詐欺用戶可暫緩撥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8日電)數發部最近預告「第三方支付服務業疑似涉詐客戶認定及控管措施處理辦法」,授權第三方支付業者若發現客戶涉詐、交易態樣異常,可延後撥款至少15天,並通報司法警察單位,經確認後再放行,盼第一線業者協助阻詐。

第三方支付業者提供代收代付服務,以網購為例,第三方支付擔任買家(付款方)跟賣家(收款方)之間協助收錢和付錢的中介角色,知名業者包括綠界與藍新等。第三方支付主要依照跟客戶合約進行撥款,但若發生詐騙事件,等檢警通知第三方支付業者時,金流多已撥款,追溯相對不易,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防詐條例)也針對第三方支付業者加強管理。

數發部最近依防詐條例預告「第三方支付服務業疑似涉詐客戶認定及控管措施處理辦法」30天。數發部說明,草案主要是讓業者對於跟司法警察機關的通報、同業通知與後續程序有所遵循,並明確規定業者要妥善保存客戶確認身分程序所得資料與相關交易紀錄。

數發部解釋,業者過去就算發現「交易怪怪的」,因多數照合約走、不會特別處理,這次草案等於授權業者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協助阻詐。

數發部指出,業者若發現客戶涉詐、進行認識客戶(KYC)後,發現客戶疑似涉詐,或是有拒絕配合、拿不出證件等狀況,第三方支付業者可暫停提供服務,或針對帳號內現有交易款項延後撥款至少15天,並通報司法警察機關確認,若沒問題則會放行,反之則暫時扣住款項。

此外,防詐條例也要求第三方支付業者針對涉詐客戶應強化客戶身分確認,保存相關交易紀錄。

數發部指出,第三方支付業者本來就會針對往來客戶保存資料,這次草案是進一步要求業者,若針對涉詐客戶,實質交易紀錄、身分驗證方式等資料至少保存5年,若後續終止業務關係,業務往來資訊、帳戶與帳號資料等也要自終止關係後至少保存5年,以利追溯。

若業者沒保存好交易紀錄,數發部說明,依防詐條例第41條,可開罰新台幣1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鍰,並要求限期改正,情節重大者,可罰5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罰鍰。

草案正在預告期,數發部表示,相關內容都有先跟業者溝通,不過,延後撥款天數等細節也可能微調。草案預計明年元旦起實施,第三方支付業者都適用。(編輯:楊蘭軒)1131008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