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7日電)央行19日舉行第4季理監事會,相較利率決策,是否會再祭出第8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更受矚目。專家認為,央行貨幣政策目前「宜靜不宜動」,重點會放在選擇性信用管制是否調整,但也有學者指出,房市正在降溫,應拉長觀察時間,讓市場機制先行調節。
今年上半年房市急速升溫,一度導致市場爆出「房貸荒」,央行大動作出招,先是8月邀34家國銀「喝咖啡」,要求提出為期1年的不動產貸款自主改善方案,9月理監事會更祭出史上最嚴的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從數據看來,10月、11月成交量已見下滑。
先前央行總裁楊金龍在立法院報告時,被立委問及是否還會有第8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他表示,政策需要發酵一段時間,慢慢觀察效果,目前房市的預期心理已經停住,但要談第8波「言之過早」。
如今理監事會召開在即,各界緊盯央行是否會新的管制措施,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表示,以國內外經濟情勢看來,台灣央行很難再升息,因此政策重點是選擇性信用管制,雖然10月、11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下滑,房仲、代銷多認為打房已見效,但以雙北房價鬆動而言,「不能說目的已達成」。
林啟超也說,央行關注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還有銀行法第72條之2水位調整,因此房市管制不可能馬上落幕。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總監暨研究員劉佩真則表示,今年下半年,房市量能萎縮非常明顯,不少房仲業者近期的成交量幾乎較6月腰斬,房市降溫很明確,雖然價格沒有明顯鬆動,民眾對價格上漲的預期已減少。
劉佩真說,央行主要關注是房價變化、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等指標,不過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9月下旬推出,至今才一季的時間,成果尚未完全顯現,央行若能拉長觀察時間,會是比較好的作法。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認為,房市陷入盤整,主因是銀行法第72條之2對不動產放貸水位的限制,並非選擇性信用管制的政策效果;由於銀行放貸趨緊,許多想買房的人,有意願、沒能力,導致市場需求下降,房市降溫。
吳大任分析,台灣房價高漲的根本問題,在於地震頻傳,民眾花了大把積蓄買房,都想買到更安全的房子,但建築法規修正後、具備較好抗震能力的新古屋、新成屋,供給遠遠不足,供需失衡才是推升房價長期走高的關鍵。
吳大任認為,可以理解近年房價迅速衝高,央行壓力很大,但房市不能單靠央行從後端處理,內政部等相關部會也必須要有更積極作為,強化都市更新、危老重建,增加安全房屋的供給,才能真正從結構面解決問題。(編輯:潘羿菁)1131207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