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 台北市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台北17日電)中共20大16日登場,總書記習近平發表了政治報告,大談主政10年的各項成就,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明居正分析,這份報告中提到的各項成就都能夠用實際數字與案例挑戰,經不起檢驗。
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今天上午舉行「中共20大焦點觀察與預判」座談會,邀請多位學者專家就中共20大的政治報告內文、人事與會後中國的發展預判,提出各自的觀點並進一步分析。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明居正直指,20大政治報告中所提及過去10年的政績,都是可以被質疑的。
他說:「習近平吹噓的種種政績,恰好都是別人可以挑戰的地方。」不論是清零的防疫政策、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或是解決失業問題,每一點都能用數字來挑戰;另一方面,在對外關係主張推動新型國際關係、強調一帶一路,然而實際上,近幾年中國的對外關係卻是越來越差。
習近平在政治報告中還提及過去10年間展開史無前例的反腐敗鬥爭,明居正認為,這項鬥爭的「成果」可能不會有太大的爭議,然而若要說有什麼爭議,就是仍有不少人質疑習近平是藉由反腐敗進行派系鬥爭。
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發言時形容,20大的政治報告「避重就輕、內容乏善可陳」,對於外界關注的外交方向、防疫政策與台灣問題都沒有更進一步的說明,恰恰這3個議題有可能成為未來習近平要面臨的「炸彈」。
他說,第1顆炸彈是中國的外交方向要怎麼走,中美之間要持續對抗還是有其他的方針,特別是俄烏戰爭爆發至今,中國表面上中立但暗中支持俄羅斯。在這樣的國際情勢之下,未來中國的外交策略要如何調整、對國際局勢判斷的依據是什麼?報告並未提及,只是不斷自我讚頌。
矢板明夫提到,第2個是疫情,在世界各地已經陸續選擇與病毒共存走向開放,中國恐怕是現在全世界唯一還在採取全面清零政策的國家。隨著病毒的傳染力越來越大,一旦疫情失控,感染人數可能直線上升,造成醫療量能嚴重不足,進而發展成社會危機、經濟危機。
第3則是台灣問題,矢板明夫表示目前在美國國會中審議的「台灣政策法」,一旦通過、實質上就等於美國給了台灣「準邦交國」的待遇。其他國家可能也會跟進效仿。中國鼓吹多年的「一個中國原則」在國際社會上開始被否定。這件事對以民族主義治國的中共政權來說,幾乎是不可承受的打擊。(編輯:曹宇帆)1111017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