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5日電)中國一枚偵察氣球飛越美國本土遭擊落。國防院學者今天表示,類似的浮空氣球具成本低、長時滯空優勢,而台灣為防衛作戰,應發展並部署領空作為預警輔助,甚至成為通信中繼,以利在戰時發揮作用。
五角大廈2日對外公布,近日於美國內陸領空發現中國高空偵察氣球,疑似蒐集情資,但因擔心地面人員安危,當時不予擊落;美國今天出動F-22戰機在南卡附近海域上空將其擊落。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舒孝煌今天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雖然此偵察氣球可能是作為科學使用,但相關的研究成果也會用於軍事用途,其最為敏感之處在於路徑經過蒙大拿州的核武基地,且偵察氣球已非首次出現在美國,此舉明顯觸及美國紅線。
舒孝煌強調,偵察氣球漂浮於戰機較難觸及的平流層,因平流層氣流穩定,推測中國可能是在發展高空航空器,藉此獲取數據作為相關武器發展參考。
舒孝煌進一步分析,平流層高度約11至50公里,而747客機最大升限約12公里、F-22與F-16戰機約20公里,SR-71黑鳥式偵察機約24公里、已退役的協和式客機約18公里。
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告訴中央社記者,這類浮空氣球在敵軍境內並無任何防衛能力,但台灣是防衛作戰,可發展並部署領空作為預警輔助,甚至能成為通信中繼,具操作成本低、長時間滯空等優勢;且因為材質為強化纖物組成,具有耐穿刺、耐極端溫度、漂浮於戰機難以觸及的平流層等特性,因此摧毀類似的浮空氣球並非易事。
蘇紫雲也提到,根據中共近年軍事改革觀察,操縱此氣球應為戰略支援部隊,並將相關參數提供主管海外情報的相關部門運用,其中也包括火箭軍部隊。
由於現今已有衛星等科技,中國使用冷戰時期產物用意為何,蘇紫雲認為,中國為全球第二大太空強國,共擁有約五百顆衛星,但這些衛星移動速度快,掠過目標區後得再等一小時,但氣球速度慢,可長時停留在特定區域補充衛星所抓取不到的特定氣象、目標區電磁輻射等資料,甚至隨著科技進步,小型的合成孔徑雷達也能搭載在相關氣球上。(編輯:林淑媛)1120205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