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有序交流 學者:兩岸有效交流必須雙向對等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1日電)陸委會「中國大陸情勢報告」提及,中共將透過兩岸交流各平台與人士,推進交流統戰。學者張五岳認為,兩岸都有提及疫後有序交流,這有助於增進彼此了解,前提須為雙向對等。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21日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蔡英文總統提過兩岸疫後健康有序交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會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時也說,「當務之急是盡早恢復兩岸交流正常化」,恢復交流是兩岸都有的看法。

他說,兩岸交流無非是人員交流,包括專業人士交流、觀光旅遊、青年學生交流等,兩岸多元交流有助於增進彼此了解、避免誤判;不過前提應為雙向的、對等的、互惠的,否則恐有不同解讀,甚至使交流淪為統戰,引發誤解仇恨。

他舉例,所謂的有效交流奠基於雙向對等互惠等條件上,假如青年學生交流就該是彼此都開放,台灣學生赴陸研修,大陸學生也要允許來台研習,不該只有單方面「交流」。

張五岳認為,疫後交流可以循序漸進地推進,不過兩岸關係仍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目前可預見疫後交流風險有兩個,一個是台灣選舉年;另一個是美中博弈。

他說,今年台灣適逢總統大選年,在政黨高度競爭環境下,兩岸交流將會有制約條件。另個風險則是在美國國會4月休會期間,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稱計劃4月訪問台灣。

張五岳指出,在美中高度博弈關係中,麥考爾倘若訪台,對於兩岸關係恐將有些影響。(編輯:陳沛冰)1120221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