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24日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提及台海衝突非中國內政。學者今天表示,台灣在半導體晶片供應鏈等方面,重要性不可言喻,布林肯的言論彰顯民主自由的價值、給予中國最直接的反駁,代表美國的台海戰略已走向建設性的戰略清晰。
俄烏戰爭一週年,布林肯表示,全球之所以如此擔心台海爆發危機,是因為這不是中國內政,而是攸關全世界,中國侵台將為全球經濟帶來災難性後果。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告訴中央社記者,布林肯的言論彰顯民主自由的價值,由於印太區域航運占全球6成,且在半導體晶片供應鏈上,超過9成的美國軍規晶片都由台灣供應,甚至台灣附近的飛航情報區(FIR)每天有超過萬架飛機經過,台灣重要性不可言喻,因此布林肯此舉是給予中國最直接的反駁,代表已走向建設性的戰略清晰。
蘇紫雲解釋,若要談美國的台海戰略是否轉向,模糊或清晰的二分法可能不合適,因此可稱「建設性的戰略清晰」或「政策清晰、戰略模糊」,也就是維持現狀的目標清楚,但是手段更為彈性。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所所長沈明室說,布林肯說法是表明過去既定的事實,因為台灣不論是在地緣戰略價值,或是於半導體及全球供應鏈中扮演的角色日趨重要,若台海發生衝突或遭佔領,對全世界影響巨大。
沈明室指出,雖然布林肯是在宣示台灣關係法的立場,但同時也反駁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中重述「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言論,並藉此再度表明美國的立場。
台大政治系教授陳世民指出,今天是俄烏戰爭一週年,布林肯的言論會讓外界去思考台灣問題,同時關注在亞洲是否會出現另一場戰事。
陳世民表示,中國主張的「一中原則」與美方的「一中政策」有所差異,因此美方對中國的一中原則是「認知」,意即認知中國的態度,但不承認中國的立場,其方式並未違反美國一貫政策;另外,布林肯以國務卿高度去闡述此言論有其重要政治意涵,某種程度是回應慕尼黑安全會議中對王毅的不滿。(編輯:謝佳珍)1120224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