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國對外關係惡化 台灣非官方外交大有斬獲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8日綜合外電報導)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上週赴美會見美國副國務卿雪蔓,討論台海安全問題;同時美媒報導華府將擴大在台駐軍人數,這些狀況或許已成台灣外交新常態,但在短短數年前,仍難以想像。

日經亞洲(Nikkei Asia)今天報導,自蔡英文總統於2020年1月連任至今,儘管美國、日本與部分中東歐國家尚未正式承認台北政府,但台灣仍加深了與這些盟友的關係。

由於中國採取更具對抗性的外交政策,導致北京與民主國家之間的關係日趨緊張,也為台灣擴大外交足跡的計畫創造了機會。

日益分裂的地緣政治局勢,特別是自1年前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後,讓台灣逐漸擺脫過往備受孤立的外交困境。這也堪稱北京對台政策數十年來面臨的最大挫敗。

在美國,自前總統川普執政以來,台美關係一直穩定深化,也為其他國家與台北拉近距離創造機會。受到北京持續對台採取脅迫性外交手段,且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暗中支持俄羅斯發動烏克蘭戰爭等因素影響,這種趨勢迄今仍無減弱跡象。

2005年外派澳洲期間投誠的前中國外交官陳用林表示,「台灣受益於中國的戰狼外交。習近平早已公開展現他的野心,其戰備措施也促使美國、英國、日本和澳洲展開合作。一旦這些國家改變態度,其他國家就可能效仿,這對台灣來說堪稱絕佳機會。」

在蔡英文領導下,台灣專注發展與民主盟國的非官方關係,並期盼盟國在外交、經濟和潛在安全領域協助抵禦中國強迫台灣放棄主權的企圖。

自前首相安倍晉三任內開始,日本政府也從原本不願公開討論台灣問題,轉變為公開力挺台灣不受中國威脅的權利。

總部位於華府的顧問公司亞洲集團(The Asia Group)國防分析師休斯(Eleanor Shiori Hughes)指出,「雖然日本和台灣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東京和台北的接觸似乎正朝著前瞻性方向發展。東京的許多決策者開始毫不遲疑地表達他們對台海和平穩定以及偶發事件可能影響日本國家利益的擔憂。」

休斯表示,過去3年內的數起事件表明日台關係正在升溫,包括2021年4月,美國總統拜登和日本前首相菅義偉的聯合聲明自1969年以來首度提及台灣;日本國會代表團訪台次數增加;日台執政黨也進行了外交和安全對談。

與此同時,數個中歐和東歐國家也成為台灣的支持者。首先是立陶宛,該國在2021年允許台灣在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以「台灣」而非「台北」之名開設非官方大使館,讓北京大為光火。

此後,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斯洛伐克、波蘭、捷克和烏克蘭的國會代表團接連訪台。今年1月,曾將中國列為國安威脅的捷克總統當選人帕維爾(Petr Pavel)與蔡英文通話,表示希望親自會面。

前墨西哥駐北京大使、現任麥拉提策略顧問公司(McLarty Associates)高階顧問瓜哈爾多(Jorge Guajardo)說,「歐洲國家,特別是經歷過俄羅斯佔領的國家,很了解(俄羅斯總統)蒲亭治下俄羅斯對其主權的威脅,因此,他們也會明白蒲亭盟友(指中國)對台灣的威脅,這讓他們產生自然的連結。」

他認為,「在習近平支持蒲亭前,中國仍可能成功迫使其他國家避免仿效立陶宛。但在(俄軍)入侵(烏克蘭)後,歐洲國家對抗蒲亭及其盟友並支持受到佔領威脅的國家,已成為攸關存亡的問題。」

雖然台北相當樂見這類國際支持,但地緣政治現實將影響台灣新機會出現的時間和地點。

烏克蘭國會議員索夫桑(Inna Sovsun)表示,正因北京與莫斯科關係密切,烏克蘭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政府不太可能在短期內主動向台灣示好。

她說,「我理解為何(烏克蘭)政府保持被動,因為(烏克蘭與台灣的)官方接觸可能激怒中國,導致北京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因此,我不認為烏克蘭和台灣的關係會在戰爭結束前上升至更高水準。」(譯者:施施/核稿:楊昭彥)1120228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