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0日電)法國總統馬克宏訪中表面風光,隨行企業主賺得盆滿缽滿。但專家分析,橫梗於中歐之間的棘手難題難一蹴可幾化解,雙邊關係怎會因一些政要的到訪而改善?並指今年中歐回溫是不可能的。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已結束為期3天的訪中行,期間北京當局大費周章搞排場,又促成雙方企業界談成利潤豐厚的生意合約,積極營造中歐關係改善的氛圍。
但中國對俄烏戰爭所持的立場,仍使得歐洲各國有所顧忌。
香港南華早報9日報導,匈牙利考文紐斯大學(Corvinus University)中國專家馬圖拉(Tamas Matura)則表示,對於歐洲而言,北京支持莫斯科不僅只是玩弄外交手腕而已。
中俄因這場戰爭走得更近。他說,這使得歐洲深感安全受威脅,可說是北京野心日益擴張的最後表徵,先前凸顯北京越來越野心勃勃的跡象還包括戰狼外交、對歐洲經濟擴張、貫徹清零的爭議等。
馬圖拉表示,北京仍難以藉馬克宏訪中對歐美關係作梗,因中國挺俄已使得歐盟會員國,尤其是中東歐國家,比以往更加關切中國外交政策意圖,又因歐洲亟需美國力挺阻遏俄羅斯,中國任何的見縫插針終將枉然。
他說,何況馬克宏曾聲稱,要促成目前陷入停擺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展開協商,但是他和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兩人這回連袂訪中根本提都沒提。
他說,這就是(歐洲)對安全的關切目前仍優於經濟議題的指標,並預測今年所剩的數月裡,中歐關係將依舊冷淡,特別是假使歐盟言出必行,並且果真採取限制措施阻止科技輸中。
美國智庫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中國事務資深顧問巴爾金(Noah Barkin)表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當然樂見馬克宏重申戰略自主承諾,不過戰略自主這個構想是中方比較一廂情願,法國的歐洲夥伴們並非如此。
戰略自主起初是范德賴恩與歐洲主要國家提出的思維,以因應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採單邊手法對待跨大西洋的歐美聯盟。
不過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的所長崔鴻漸指出,歐洲所提的戰略自主,適用對象已擴及至中國和俄羅斯。
他說,當前歐洲的想法是除了安全事務減少依賴美國,俄烏戰爭爆發後,更呼籲能源所需別再依靠俄羅斯,並降低對於中國市場的仰賴,當然這不是北京當局所樂見。
馬克宏此行還率領空中巴士(Airbus)、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LVMH)和法國電力集團(EDF)等數十名企業巨賈的代表。巴爾金批評,他帶著那麼多企業主管訪問北京,削弱各方促使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斡旋俄烏戰爭的力度。
他說,當前中國經濟嚴峻,正是歐洲可以對中國發揮影響力的關鍵時刻,歐洲可善用這個良機,而非把俄烏戰爭的斡旋與做生意混為一談。
巴爾金表示,除非中國改弦易轍,否則中歐關係恐怕仍不樂觀,並提及橫梗於中歐之間的諸多棘手難題,包括中俄關係、北京制裁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議員,以及雙方經貿往來持續失衡等。
他說,毫無跡象顯示一蹴可幾即可化解這些棘手難題,4年前歐盟界定中國是系統性對手,此後雙方之間的緊張有增無減。
巴爾金指出,當前歐洲正日益關注如何藉由分散供應鏈以降低與中國打交道的風險,同時限制敏感科技的轉手,凡此種種怎會因為一些政要到訪而說變就變。(編輯:曹宇帆/邱國強)1120410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