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特派專欄(中央社記者呂佳蓉北京13日電)「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這是史家傅斯年用來比喻做歷史研究的一段話,但是放在前總統馬英九此次訪中行,媒體記者的採訪狀況可能也頗為貼切。
馬英九在今年3月27日踏上中國大陸,是首位卸任總統赴對岸訪問,也是他個人首次前往大陸,有其歷史意涵。他在這12天的言行與一舉一動皆受到台灣民眾關注,當中的橋梁則為記錄下、拍攝下這一切的媒體記者。
台灣的媒體環境已進入百家爭鳴的時代,為了這一次歷史時刻,電視媒體或網媒以直播的方式,快速地將採訪報導的一手影像傳回台灣。
馬英九第一天抵達上海,發生隨團的駐京台媒「丟包」的司機迷航事件,一家媒體透過直播將消息傳出,直播還曾一度吸引1.8萬民眾同看迷航記,討論區熱鬧非凡,是這一次採訪行程中的意外插曲。
然而,這對台灣媒體已是稀鬆平常的花絮新聞,但對力求整體行程不要出差錯的中國大陸官方與各省台辦而言,彷彿如臨大敵。為了讓後續的行程不出意外插曲,還有地方台辦開會到三更,半夜才通知記者領取記者證。
不要出差錯的另一層面是維安人員對記者不斷地「趕趕趕」與「拉拉拉」,考驗記者在短暫的1、2分鐘內抓住好時間做「出鏡」(Stand),拍攝到蛛絲馬跡的畫面;或是要突破維安層層的高牆,在縫隙中找馬英九。
受限於官方安排,隨行的採訪媒體僅限於大陸媒體與台灣的駐京媒體。無法隨團的外媒、港媒記者則只能進行外圍採訪,盡一切可能找尋採訪線索,有些港媒因此長嘆,這次馬英九訪團的維安滴水不漏,讓採訪難以進行。
隨行採訪記者也並非每一個活動都能前往採訪,更甚者,有時幾乎是到行前一天晚上才知道隔天行程,官方也未在行前讓記者知道會見到那些人,令這一趟採訪充滿未知與不確定性。
因此,隨行記者若未被分配到較有看頭的採訪行程,變得也要抓住空檔時間事先前往踩點,變成「外圍記者」。
馬英九此次安排的參訪點,一些地方採取全程封閉管理,但這些地點卻出現「民眾」與馬英九一行人打招呼,被質疑是「群眾演員」。
真正的圍觀民眾被維安限制在外,難以目睹馬英九的身影。而若以馬英九辦公室所公布的行程為版本,事先捧著花等他來,也可能換來「撲空」失望離開,因為行程時有改變。
如果要在這趟旅行中較為真實的聽到中國大陸民眾的聲音,計程車司機可能是一個線索來源,他們被喻為是「民間的政治評論員」。
每當抵達一城市,只要記者在計程車上談起馬英九,司機也會加入話題。當中又以湖南長沙的計程車司機對這位「湘潭伢子」到訪最有感受。
那位計程車司機說:「他以前做那個位子(指總統)嘛!知道他不能夠回來」、「我們很歡迎他回來,他是湖南人!」,講了一番「孩子回鄉」的感觸之後,接著又詢問記者,「為什麼民進黨那麼反動?」
兩岸之間無小事,馬英九的祭祖與兩岸青年交流行,事前許多的猜測落空,不論是會見到誰,會如何接待,說到什麼話等,在資訊傳播之下都變成「預言」。預言一旦落空,就成為了製造出的「話題」。即使在馬英九返台後,許多話題與分析仍舊不斷。(編輯:張淑伶)1120413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