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作家謝傲霜移台 紅線揮不走激發更多創作可能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沛冰25日台北電)香港作家謝傲霜移民到自由的台灣,雖然仍感到來自香港無形的壓力與紅線,但她視這為激發創作的動力,繼續在文學、電影及出版路上發光發亮,傳承香港核心價值,「希望我們堅持的價值有天會成真。」

謝傲霜在過去20多年創作不輟,橫跨文化評論、新詩、散文、人物專訪、舞台劇本及電影劇本。她撰寫的「中英街一號」電影劇本於2018年大阪亞洲電影節獲得「最優秀作品獎」。該電影獲邀參與世界不同影展,包括2018高雄電影節。

她的著作廣受歡迎,包括探討媒體文化與群體愛情經驗關係的「愛情廢話」。

熱愛文學創作的謝傲霜在香港曾任中學圖書館主任近10年,也曾當中學教師。她向中央社說,自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社會瀰漫著自我審查的風氣,很多資訊在大家擔心會誤觸地雷下而被篩走,不論是香港的教育方式或圖書館的運作,紅線越來越多。

「我相信教育要資訊開放,讓小朋友去閱讀、認識,之後自己作出獨立判斷。當某些資訊受到限制,便不是最理想的教育環境」,謝傲霜說。

謝傲霜的一篇短篇小說,也曾被一本文學刊物的編輯在自我審查下修改了結局。

為了兒子有更好的發展,之前已想離港的謝傲霜,立下決心移民。香港以外繁體字作品出版最自由、最豐盛的台灣,是她延續創作之路的最理想地方。

謝傲霜與台灣的淵源,原來始於1996年就讀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時,曾到聯合報實習,當時她已很仰慕台灣的出版文化,想不到26年後會在這裡開始新生活。

台灣文學藝術創作土壤豐富,擁有寶貴的言論自由空間,但不少離港來台的創作人,仍會因香港國安法而或多或少感到無形的壓力,謝傲霜也一樣。

她說,「自己仍然想回香港探親友,始終是生活了40多年的地方,所以紅線不會完全沒有」,但她的創作步伐沒有停下來。

「紅線反而激發更多創作的可能,透過想像或者避開紅線來表達自己的理念是另一種難度,以往有很多出色的文學作品都是在紅線下創作」,謝傲霜說,如反烏托邦三部曲都是在不容易的環境下創作。

謝傲霜繼續在香港文學平台發表作品,同時逐漸建立在台灣的創作及出版事業,包括參與著名導演許鞍華一齣有關香港歷史的電影劇本創作,擔任在台灣出版的「自由世界的前哨:2022烏克蘭戰爭」一書其中一名作者。

除了謝傲霜外,近年多位著名香港作家也來了台灣生活,包括「拾香紀」作者陳慧,及香港文學雜誌「字花」編輯鄧小樺。謝傲霜相信,港台作家匯聚在一起,可為大家的創作注入新元素,她的作品也將台灣的多元文化傳遞到香港。

作為離散港人的一分子,謝傲霜希望藉著創作凝聚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港人。她最近加入台灣一家出版社任總編輯,正忙於製作「異鄉港孩」一書。

該書會聯繫移民到不同國家的香港家庭,分享他們特別是小孩在異鄉的生活、教育體驗,「希望將香港的核心價值傳承下去,希望我們堅持的價值有天會成真」,謝傲霜說。

另一本「橋底老虎」繪本則講述香港銅鑼灣鵝頸橋「打小人」的習俗。「小人」意即搬弄是非或會害人的人,每年廿四節氣中的驚蟄,很多人會到鵝頸橋用拖鞋「打小人」,驅走惡運與「小人」。

該書會以廣東話為主附加書面語,謝傲霜說,很多小孩移民外國後忘記廣東話,希望可幫助他們重溫廣東話,她笑言:「希望在台灣也有人買吧。」(編輯:張淑伶)1120425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