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6日電)中國近來接連查辦境內美企諮詢業者,更聲稱諮詢業龍頭凱盛融英為「境外情報機構幫兇」。觀察人士分析,為嚴防機密和敏感訊息流出,4大跨國會計公司及法務外企恐是中國下一波打擊目標。
美思明智集團(Mintz Group)、貝恩公司(Bain & Co.)、凱盛融英(Capvision)等外國諮詢業者在中國接連被查,央視報導更引述中國國安機構說法,指「某西方國家」為遏制中國,借助在中諮詢業者「竊取中國重點領域國家秘密和情報」,擁有逾1000家客戶的凱盛融英「淪為境外情報機構幫兇」。
美國之音(VOA)中文網報導,前香港立法會議員郭榮鏗示,蒐集情資是顧問公司的本業,以協助有意對中投資的公司了解中國市場、經濟及客戶行為。但當中國將這些資訊都視為不能對外透露的機密、敏感訊息或國安問題後,自然會升高對諮詢業的嚴查,以防機密和敏感訊息流出。
郭榮鏗日前成立跨國智庫「中國戰略風險研究所」(China Strategic Risks Institute),並針對中國相關供應鍊和商業風險提出分析報告。他說,北京早在2021年中旬就升高對機密和敏感訊息「出海」的重視,滴滴出行一在美國上市就被中國整改,就是擔心道路數據等機密和敏感訊息流入美國政府或監管單位手中。
他預測,中國對涉密和敏感訊息的行業整改,不會僅止於諮詢業,未來恐鎖定並嚴打在中國經營的德勤(Deloitte)、普華永道(PwC)、安永(Ernest & Young)和畢馬威(KPMG),以及境內的跨國法律事務所,它們的壓力會越來越大,最後將由中方能嚴格控制的業者取代。特別是中國方面認為,法律服務領域涉及國家安全。
郭榮鏗指出,這是中國試圖設下讓人不敢跨越的國安紅線。而中國之所以將這些訊息無限上綱為國家核心利益,憂慮的是中國未來一旦和西方國家決裂將屈居下風,因此必須提早因應。
一名在上海執業的外籍顧問表示,中國境內諮詢業目前籠罩在不安的氛圍中,由於情勢仍在發展,大家都不清楚這波的打壓程度有多深。從凱盛融英案中,業界認知到「政治安全」是中國國安的一環,未來會避開「紅線」,甚至會「過度遵循」,降低觸法機率。
另一名駐中國的半導體業外企人士則指出,美中掀起晶片大戰後,在中國的半導體外企已開始分散供應鏈,並在東南亞國家增設產線,「錢進中國」的步伐已經慢下來。中國祭出「反間諜法」,對半導體業來說,最大的動機應是防範自己的「突圍之道」被洩漏給美國而被自斷生路。(編輯:邱國強)1120516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