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呂佳蓉北京24日電)北京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今發布首份「中國人的國際安全觀」民意調查報告。當中指出,受訪的中國民眾最關注的國際安全問題為傳染病,以及領土與大國關係。
根據民調發布有幾個主要發現,包含中國民眾高度關注國際安全問題;對國際安全的整體狀況比較樂觀;對中國的國際安全處境比較樂觀;對全球化和國際合作持相當積極的態度;最關注傳染病、領土與大國關係;對中國的全球影響⼒高度自信;希望中國採取更加積極進取的外交姿態;最關注美國的影響,對俄羅斯好感度最高。
民調結果指出,近半數(49.8%)的受訪者認為當今世界是「安全」的,遠超認為世界「不安全」和「不太安全」的比例(19.99%)。有近4成受訪者認為,在當前國際環境中,中國是「安全」的;近7成人認為中國的安全狀況在改善並將在未來5年持續下去。
總體而言,學歷越高,對中國的國際處境的安全感越低。從年齡層次看,青年群體的安全感較高。與其他年齡段相比,18到44歲的民眾相對樂觀,認為中國的國際安全狀況「非常安全」或「比較安全」的比例高達73%;其他年齡段群體持同樣觀點的人數比例均未超過65%。
調查結果也顯示,在中國民眾多種國際安全顧慮中,全球大流行病高居首位;國際勢力介入台灣問題和中美對抗衝突則在其後。
民調也顯示,儘管中美對抗衝突是中國民眾最擔心的國際安全問題之一,但仍有近5成的受訪民眾認為中美關係未來會有所改善,判斷中美關係將繼續走低的受訪者比例不高(24.76%)。
有近4成人認為中美關係面臨當前困難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單方面的因素;但也有近4成的人認為是由於中美雙方客觀存在的利益衝突。
據陸媒澎湃新聞報導,對於民調結果,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受訪時指出,中國民眾有一種樂觀的慣性,或可稱為是一種「樂觀儲蓄」,這是因中國在過去的40年裡享受了和平發展紅利,因此民眾對雙邊關係、世界安全、全球化發展較為樂觀。
不過,他也指出,一個國家內外政策不能完全按照民意去制定,專業人員的觀點至少與普通民眾的意見同等重要,政策不能被民調「牽著鼻子走」。
此次民調為通過線上問卷的方式進行分層隨機抽樣。調查對象為18歲以上中國大陸公民,在99%的置信水準、2.5%的置信區間下,共需2662份樣本。
調查過程中,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按照性別、年齡、城鄉、地區控制樣本比例。實際回收樣本2661份,其中男性樣本1331份,女性樣本1330份;18到44歲樣本1543份,45到60歲樣本932份,60歲以上樣本186份。(編輯:周慧盈)1120524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