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特稿)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紐約時報8月4日刊出的專訪中不認為「矽盾」能遏阻中國侵台;但他在6月股東會上說台灣半導體在世界地緣政治緊張中有穩定作用,又似某種程度呼應了「矽盾」。我們如何思考半導體成就對台灣的戰略價值?
全球地緣政治情勢與經濟、產業愈來愈交纏,凸顯台灣半導體的國際地位。記者派駐歐盟9個月來,在許多場合都聽得到台灣晶片的重要性,但一層隱憂也漸漸浮上來。
當歐美國家驚覺關鍵產業鏈對中國的過度依賴時,偶爾也會讓台灣「掃到颱風尾」。例如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負責內部市場業務的執行委員布勒東(Thierry Breton)早在去年9月就公開說「我們不能依賴台灣(的晶片)」。
最早向中央社記者提醒台灣該注意此事的是布魯塞爾歐洲暨全球經濟研究所(Bruegel)資深研究員艾西亞(Alicia García-Herrero)。她說全球高階晶片對台灣依賴超過85%實在風險太大,而若想靠此「矽盾」抗中,對台灣來說也「賭注太大」,因為「無法讀出中國的心思」,沒有理由相信中國會因為全世界依賴台灣的半導體而不犯台。
劉德音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受訪的說法與此相近,他認為,「中國不會因為半導體而入侵台灣,也不會因為半導體而不入侵台灣」。
不過,先不論「矽盾」對台灣安全的效用其實不在於直接阻擋中國意圖,而是提高國際共同保護台海和平的必要性,亦即類似劉德音在股東會說的「穩定作用」,另一件更值得關心的事,是這個盾牌將可能被削弱。
隨著3月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提出的「去風險化」(de-risking)一詞已成為歐美各國對中經濟政策的新主流,雖然它擺明以中國為最大、最優先的去風險對象,但這套政策的基本邏輯也不無可能被套用在台灣。
歐洲智庫艾格蒙特(Egmont)外交安全政策專家畢斯寇(Sven Biscop)在6月間與中央社記者談到,晶片對台灣是「雙面刃」。「一方面台灣(半導體產業)在許多國家眼中很重要,另一方面若他們覺得太依賴台灣,就會尋求分散,所以這個重要性同時在降低」。
換句話說,對其他國家而言合乎理性的分散晶片供應來源、「去風險化」邏輯,從台灣角度看卻是在削弱「矽盾」的力量。
即便在全球大國裡算是最挺台的美國和日本,他們在5月第2次雙邊部長級商業及工業夥伴對話(JUCIP)聯合聲明中,語帶保留地提到要合作解決「損害半導體供應鏈韌性的生產地理集中問題」,想也知道所謂地理集中是指哪裡。
所以台灣該怎麼辦?
艾西亞建議台灣「不要只靠一個產業」,而是「利用半導體優勢,增加其他相關領域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性,例如電動車。」
也就是說,讓台灣產業的國際連結更擴散,「遍地開花」。
畢斯寇則提醒台灣當心美國對中國不斷加碼的產業限制,因為中國也可能反制,「變成一種升高(緊張)的螺旋,讓台灣危險地夾在中間」。他並認為台灣保持與中國合作,雖然不見得能保障安全,也算是一種「信心建立措施」。
這意思是,台灣不必「逢中必反」,也無需「逢美必跟」。
若國際「去風險化」概念普遍化,對台灣有什麼影響?派駐歐洲的一位資深經貿官員5月間與記者聊到這個議題,他認為,這概念的關鍵是「對象的風險性」,以中國而言,風險其實不在於經濟依賴太集中,而在其政權體制。
他解釋,任何供應鏈都有風險,但可靠的商業夥伴、穩定的機制,有助於降低風險,「台灣過去在這方面的論述還不夠」。
提出以上討論,並非質疑集台灣人力、地力、國力創造出來的半導體成就無法保護台灣。它或許難以成為近身肉搏的盾牌,卻絕對是有助於拉開海峽安全距離的護城河,但台灣還需更多禦城工事、更多讓國際真正不可或缺的價值。
關於護台抗中作法的更多討論需要展開,台灣當前幾位總統候選人除了國際交往能力受考驗,對地緣政經局勢的戰略論述能力,也是一大考驗。(編輯:馮昭)1120807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